|
|
|
|
2025-05-16 第11版:安阳政法
| 大 | | 中 | | 小 |
|
|
朱靖文:天平之下写忠诚 |
|
|
作者:□河南法治报记者朱广亚通讯员刘震罗保靖 来源:河南法治报 字数:1080 |
|
|
|
5月的安阳市龙安区法院大院里,嫩绿的白蜡树叶在微风中轻舞。法院办公楼4楼东侧的一间办公室里,行政审判庭庭长朱靖文正专注地审阅着电子卷宗,为案件的下一步审理精心做着准备。自穿上法官制服以来,39载光阴在法槌的起落间悄然流逝…… 扎根一线的“燃灯者” 1986年,年仅20岁的朱靖文走进郊区法院(龙安区法院前身)的大门。从书记员到审判员,从派出法庭庭长到行政审判庭庭长,他始终坚守在法院司法审判第一线,累计办理各类案件4000余件,办案数量和质量常年位居全院前列。 回忆起早年办案经历,朱靖文目光中泛起涟漪。“记得20世纪90年代办一起相邻权纠纷时,当事人堵在法庭门口相互咒骂。”为了化解这起积怨已久的矛盾,他冒雨到现场丈量土地,召集双方亲属调解十多次。当时,大雨倾盆而下,他踩着泥泞的土地,仔细丈量每一寸争议土地,雨水顺着脸颊不断滑落,浸透了他的衣裳,但他毫不在意,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要把矛盾化解好。最终,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 在龙安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立案窗口的工作人员都记得这样一幕:一位七旬老人拄着拐杖来起诉,因材料不全急得直抹眼泪。正在立案窗口接取卷宗的朱靖文见状,立即搬来椅子扶老人坐下,亲自帮其整理证据清单,还联系法律援助中心提供帮助。“法官的一张笑脸、一句暖话,有时候比判决更有力量。”他始终相信,司法温度不是写在纸上的条文,而是融入细节的关怀。 薪火相传的“领路人” 作为审判委员会委员和行政审判庭庭长,朱靖文不仅是办案能手,还是年轻干警的“领路人”。在他的办公桌上,放着一本《行政审判案例汇编》,里面用不同颜色的笔迹标注着密密麻麻的批注。“行政审判专业性强,光懂法律条文不够,还要会接地气办案。”他常带着年轻干警深入现场勘查,手把手教他们如何与当事人沟通、如何把握调解时机。 “朱庭长真不愧是专家型法官、全科法官,也是我们的好老师。”法官雷莹莹还记得几年前她一次独立开庭时的紧张场景。当时,一起复杂的行政处罚案,当事人情绪激动,庭审一度陷入僵局。朱靖文坐在旁听席默默观察,休庭后耐心指导她调整庭审思路。“他告诉我,法官不仅要会用法条,还要会用‘情理法’组合拳。”在朱靖文的悉心指导下,年轻干警们不断成长,逐渐成为法院的骨干力量。 夕阳西下,办公室墙壁上一面面锦旗上面烫金的大字,在余晖的映照下熠熠生辉。“有时候会觉得累,但一想到还有那么多案子等着我,我不能停!”朱靖文轻抚着胸前的法徽,眼神坚定。在他心中,法官的使命从来不是惊天动地的壮举,而是日复一日的坚守,是把每一个案件办成铁案,把每一次接待化成春风,让每一个当事人感受到法律的温度。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