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5-13 第08版:法治现场
| 大 | | 中 | | 小 |
|
|
村中庭审,法律的威严看得见 |
|
|
作者:河南法治报记者何永刚通讯员申燕飞 来源:河南法治报 字数:585 |
|
|
|
本报平顶山讯(河南法治报记者何永刚通讯员申燕飞)正值“民法典宣传月”,5月8日,叶县法院三常路法庭联合基层调解组织,将巡回法庭搬到群众身边,公开审理一起因交通事故死亡赔偿款分配引发的家庭纠纷案件,并邀请人大代表陆龙梅、田培等人大参加。法庭以“巡回审判+普法宣传+多元调解”的形式,生动诠释民法典精神,推动矛盾纠纷彻底化解。 2024年,村民潘某因交通事故不幸身亡,家属获赔死亡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等共计约90万元。潘某的家人因赔偿款分配产生分歧。承办法官闫平敏锐意识到,此案关乎亲情修复与基层治理。“把法庭搬到村里,既是用群众听得懂的方式释法明理,也是通过公开审理让乡亲们看到法律的公平。”闫平决定说。 临时搭建的巡回法庭庄重而简朴,闫平主持庭审,人大代表全程参与旁听。庭审结束后,两名人大代表从乡情伦理角度切入,劝解双方。法官则结合法理情,阐明赔偿款分配的法律原则,明确死亡赔偿金不属于遗产,而是对死者近亲属损失的补偿,需优先保障被扶养人权益,剩余部分根据亲属与死者共同生活紧密程度、经济依赖关系等因素合理分配。双方最终表示愿意彼此冷静几天再行调解。 最后,法官与人大代表共同开展“民法典进乡村”专题宣讲。“今天这案子给我们敲了警钟。”村民王某感慨道,“分赔偿款不是看谁闹得凶,得按法律来。” 人大代表陆龙梅表示:“公开审理让群众看到了法律的严谨,这比发宣传页更让人信服。”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