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5-13 第03版:法眼观澜
| 大 | | 中 | | 小 |
|
掠回周一 |
在爱与责任的传承中绽放人性光辉 |
|
|
作者:□峻峰 来源:河南法治报 字数:934 |
|
|
|
5月11日,“山东公安”微信公众号刊发了山东省烟台市公安局海岸警察支队养马岛派出所民警曹园媛的故事。曹园媛,这名在派出所民警帮扶下长大的女孩,如今已成为辖区的“警察妈妈”,延续了跨越血缘的深情守护。故事一经披露,立即感动了很多网友,不少网友线上留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读了这则新闻,笔者心中不免涌起阵阵涟漪。 曹园媛的故事如同不灭的灯塔,穿透时光的迷雾,照亮了关于爱与责任的永恒命题。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得以见证一个关于爱与责任的完整闭环——这不仅是个人命运的奇迹,更折射出中华文明五千年生生不息的精神密码。 是什么让她把海岛派出所当成自己的家?那是一种感恩的力量在支配着她。 她为什么如此感恩?因为那曾经无法忘怀的关切和帮助,给了她成长的力量。 这种感恩,来自公安民警对普通群众无限的爱。这种爱超越了血缘之情。 正如诗人艾青所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民警对这片海岛的深情,最终在曹园媛身上绽放出最绚丽的回响。 因为被爱,懂得感恩的人总是把这份爱无限放大、默默地传递开来。 爱与被爱,是一种守护,是有良知的人守护人间真情和正义。 爱与被爱,是一种责任,是有担当的人扶弱济困、奉献社会的责任。 当施助者将善意化作细水长流的陪伴,受助者便学会了将这份温暖内化为生命的底色。 当警察蓝与海岛蓝交织成守护的底色,当受助者与施助者的身份在时光中悄然互换,爱便不再是易碎的瓷器,而成为生生不息的传承,在代际传递中完成对人性光辉的永恒注解。 曹园媛的故事并非孤例。在当代中国,这样的精神传承正在各个领域绽放光芒。我们身边有千千万万这样有担当有责任的干部群众。那些“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故事,揭示了一个朴素的真理:当社会救助超越“给予—接受”的单向关系,转化为“受助—传承”的双向循环,定能汇聚成推动社会进步的磅礴力量。 当爱与责任在代际间流转,在城乡间传递,在不同群体间引发共鸣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温暖的个体叙事,更是整个民族向上向善的精神图谱。这种超越血缘的情感联结,以责任为血脉,终将汇聚成推动社会进步的永恒动力,在时代的长河中激荡出璀璨的文明浪花。 在这个世界上,最动人的风景,永远是平凡人用爱与责任编织的人间烟火;最珍贵的遗产,永远是跨越山海、超越血缘的责任担当与深情守望。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