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5-12 第08版:中原警声
| 大 | | 中 | | 小 |
|
|
乡音乡味反诈短剧鲜活有新意 |
|
|
作者:□河南法治报记者张杰实习生门洋西/文图 来源:河南法治报 字数:1625 |
|
|
|
常赛开展普法宣传豫警名片 36岁的常赛是唐河县公安局文峰派出所所长、一级警长。2011年12月参加公安工作后,面对基层治安形势,他创作拍摄“村干部说反诈”等系列短视频,以乡音乡味助推安全防范、乡村振兴,走出了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的新路径,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他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受嘉奖两次,被评为“全省防范打击电信诈骗违法犯罪先进个人”“南阳市优秀人民警察”。他所在的派出所荣立集体三等功一次、受集体嘉奖两次。 夏季巡航 “三梯次”巡查危险水域 2024年夏季,唐河县迎来强降雨,防汛形势严峻。郭滩镇地势低洼,压力陡增。时任唐河县公安局郭滩派出所所长的常赛,和同事一起,在防汛抗灾一线坚守了6天6夜,最终成功帮助1.3万余名危险区域群众安全转移,确保了零伤亡。 群众危难时刻,他冲锋在前;基层治安防范工作中,他不停探索。为了克服辖区地域广、人手少、管理覆盖面有限的困难,常赛制订了夏季“三梯次”巡航方案:为无人机搭载喊话器,通过高空广角巡航,快速锁定有人员滞留的危险水域;中空动态追踪,精准锁定目标,观察人员动向;低空喊话,驱离滞留人员。他每天对全镇28处危险水域进行巡查宣防,实现了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暑期全镇在校学生零溺亡,有效守护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群众称赞。 常赛结合辖区治安形势,充分利用“矛盾纠纷双推送”“警司访+”化解方法,将排查的300余起矛盾纠纷全部有效化解。 辖区农村道路分散,成为打击现行涉农犯罪的难点。对此,常赛充分发挥村组干部等力量,在交通要道、重点位置周边乡村着重发展治安积极分子,构建以民警为主,村组干部、治安积极分子为辅,纵向和横向连接呼应的打防管控联动新模式,为快速高效打击农村现行违法犯罪提供了有力支撑。 参加公安工作以来,常赛共参与侦办各类刑事案件360起、治安案件980起,打击各类违法嫌疑人1700人,为群众挽损超1000万元。 创新反诈 既捂紧“钱袋子”又增收 在日常工作中,常赛发现电诈案件有向乡村群众蔓延的趋势,且受损人数、受损资金日益增多。如何帮助群众远离电诈,成了他的心头事。 经过探索,常赛大胆提出“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的宣传思路,坚持线上线下双结合开展反诈宣传,并创新性策划“村干部说反诈”“文峰警哨”等反诈短视频题材,通过自学拍摄剪辑方法、紧跟诈骗案发形势编写剧本、邀请村干部及村民参与拍摄、用方言讲解诈骗手段、真实还原诈骗场景等,将反诈宣传、法律解读与风土人情、民风民俗结合起来,让反诈知识“听得见、看得懂、传得远”。 “每次拍视频时,村民做什么我就拍什么。我想通过更接地气、更贴近农村群众的方式,真正让他们听得到、听得懂、听得进。”常赛说。他通过挖掘各村特色,结合最新出现的电诈案件,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的形式,向大家讲解诈骗分子的常用手段和防范电诈的要点,成功将反诈知识送到了农村群众身边。两年里,他先后组织拍摄43部反诈短视频,总播放量1000万人次。经过常赛和同事的不懈努力,郭滩镇电诈警情同比下降68%、损失下降70%。 常赛拍摄的短视频,剧本来源于民警案头的笔记本和心中的鲜活案例,演员是村干部、教师、商户和普通群众,场地就在田间地头、街边巷尾、村口小卖部或群众家门口。这样接地气的拍摄方式,带动了群众的积极性。村民从“被动听”变为“主动演”,辖区逐渐形成了群众积极参与、党员干部联动的浓厚氛围,构建起了真正意义上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其间,常赛提出“既要捂紧‘钱袋子’,更要富足脑瓜子”的理念,实现“精神文化+产业就业”双轮驱动,在短视频中融入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 郭滩烧鸡有400多年历史,是南阳市的传统名吃,被列入南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常赛积极联系乡镇部门,指导辖区烧鸡商户扩大产业规模,增加就业岗位200余个,让群众“在家门口致富”,从根源上降低了因贫涉诈风险。 此外,反诈短视频还鼓励村里的年轻人通过短视频创作等方式拓展增收渠道,既丰富了群众的精神生活,又促进了群众增收。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