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5-12 第04版:政法前沿
| 大 | | 中 | | 小 |
|
|
党建引领擦亮城乡共治平安底色 |
|
|
作者:□河南法治报记者李梦扬通讯员张继峰李禄蕊 来源:河南法治报 字数:1747 |
|
|
|
地处洛阳市偃师区东部的顾县镇,43.85平方公里,15个行政村,6.4万常住人口,各村土地呈犬牙交错,基层治理面临严峻考验。而位于城区核心区的高辛社区,2.3平方公里的城市社区聚集着49个小区、6万余常住人口,人口密度堪比省辖市中心区。 “两个地方虽然人多、事稠,但都建立了符合各自实际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制。”洛阳市偃师区委政法委副书记智文辉说。 面对基层单位人口密度大、治理主体多元的复杂局面,偃师区委政法委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制进行破题。5月7日,河南法治报记者经走访了解到,顾县镇与伊洛街道高辛社区通过差异化治理路径,在2024年交出了亮眼答卷:前者依托“1+5+N一站式”调解机制,实现约95%的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后者以党建带动微治理,被省委组织部评定为“五星党支部”。 顾县镇:群众家门口就有说理处 今年3月起,顾县镇居民段某因其家属涉滥伐林木被处罚问题,每周都会走进镇综治中心。接待他的该镇镇长周俊龙带领接访专班,近一个月来耐心释法明理、情理疏导,段某对法律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心结也逐渐解开了。 顾县镇综治中心每周平均受理10余起矛盾纠纷,化解率达到95%以上。“过去群众反映问题需多次协调相关部门,办理周期长。如今,法庭、派出所、司法所、工会、律师等专业调解力量同步驻场,形成‘接访即研判、现场即办理’的高效模式。”周俊龙说。 针对辖区高发纠纷类型,顾县镇打造出5个特色调解阵地:聚焦相邻关系纠纷的“栗明恩调解室”、化解情感矛盾的“顾万家调解室”、处置治安纠纷的“警民一家亲调解室”、解决涉企纠纷的“工企之家”诉调对接室,以及强化诉源治理的“蒋庭长调解室”。这些专业调解平台,是依据顾县法庭每年向该镇党委政府提交的《司法审判白皮书》中的数据分析,而进行研判设立的。周俊龙介绍,《司法审判白皮书》精准呈现纠纷趋势,让他们在配置解纷资源时有的放矢。 此外,为延伸治理触角,该镇开发“顾现办”网络平台收集群众意见,组建15支村级调解队和N支志愿服务队,构建覆盖全域的调解架构。去年7月,在一起因失火引发的邻里纠纷中,该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牛鹏辉连夜带队评估损失、安抚群众,于两天内促成双方和解。 如今,群众家门口就有说理处,小矛盾随时有人管。顾县镇正在探索一条“预防在先、调解在前、诉讼断后”的基层善治新路径。 高辛社区:把服务下沉到楼栋里 微网格员在小区巡查走访、网格长在物管会上献计献策、艺术志愿服务队带领居民排练舞蹈……在高辛社区49个小区的和谐生活背后,处处都有党建的印记。该社区凭借党建引领的“四级网格+三类组织”模式,将基层治理“千条线”织成“一张网”。 面对“12名社区工作人员服务6万人”的治理挑战,该社区党委以网格重构组织体系——社区党委书记任总网格长,5名社区干部分片负责兼任网格长,42个基础网格配备42名专职网格员和264名微网格员,从而构建起“党委抓总、支部包片、党员联户”的“微网实格”机制。 在迎宾公寓北院小区,退休老党员主动发挥余热,成为基层治理主力军。高辛社区党委在此孵化了辖区首个老旧小区党支部,让党支部带领物业管理委员会和居民志愿服务队,深入参与小区治理,全力打造和谐家园。今年3月,该小区居民反映楼内频繁出现敲墙声,严重影响自己休息。党员义务调解组闻讯而动,72岁的老党员臧跃卿带着物管会成员张小燕逐户走访,连续两天排查30余户居民,虽未锁定声源,却以拉家常的方式化解了邻里猜忌。自排查开始,扰民噪声就销声匿迹了。 高效能治理的温度更体现在细节。该社区党委将办公空间最大限度改建为居民幸福驿站,既有能学习的共享教室,也有能调解矛盾的“心扉驿站”。此外,当地美发店的年轻人组建“心剪行动”志愿队,已免费惠及群众3500余人;辖区药企志愿团每月把健康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凭借细致周到的组织服务,该社区党委进一步拉近了与群众的情感距离。 高辛社区党委书记黄瑞涛说:“把党支部建在网格上,把服务下沉到楼栋里,让群众从‘旁观者’变成‘当家人’,这就是我们破解‘小马拉大车’难题的答案。” 偃师区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赵建武表示,今后,该区将持续因地制宜完善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努力实现群众诉求有人办、依法办、快速办,把平安偃师底色擦得更亮。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