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系列报刊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5-05-07
2025-05-07 第12版:平安焦作 大 |  中 |  小 

以青春之力 谱奋斗华章

——焦作市两级法院青年干警先进事迹展示

作者:□河南法治报记者刘俊华通讯员芦家豪/文图 来源:河南法治报 字数:3278
    
焦作市中级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李红芬(左七)与参加分享活动的青年干警合影
    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4月29日,焦作市两级法院举办“正青春正拼搏正出彩”青年干警先进事迹分享活动。青年干警牢记殷殷嘱托,讲述法院故事,以青春之名,书写清澈的爱;以青春之力,谱奋斗华章。焦作市中级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李红芬出席。
    活动现场,来自全市法院的9名青年干警结合工作实际和成长经历,讲述了新时代焦作法院奋斗历程中的青春故事,传递出焦作市两级法院青年干警对司法事业的无限忠诚和热爱,对公平正义的不懈追求和坚守,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和责任担当。
法治之光在坚守中闪耀
    12年的办案历程,让焦作市中级法院少审庭负责人武丽娟深刻领悟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扎实办好每起案件,认真履行人民法官的职责。
    在一起标的不到5万元的买卖合同案件中,原告仅凭一张手签于2007年、仅有公章没有经办人签字的欠条,就要求村委会还款。一审法院支持了原告的诉讼请求,村委会不服,提起上诉。条据年代久远,陈年旧账透着蹊跷。为查明案件真相,庭审后,武丽娟带着书记员多次到村里,先后走访三届村委会成员,反复核查案件细节,最终在层层叠叠落满灰尘的账本中还原了事情真相,原告心服口服撤诉。
  “那时我读懂了法官二字最重的笔画不在法袍的褶皱里,而在躬身探寻真相时留下的脚印中。”武丽娟说。
用智慧在法治赛道上闯关升级
    孟州市法院青年干警用担当演绎着青春理想,用智慧在法治赛道上闯关升级。
    该院民事团队践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助力涉案企业从“两难”变“双赢”。少年审判团队在庭审中融入亲情感化,庭后联系学校老师、心理咨询师跟踪帮教。法庭与派出所、妇联联合“作战”,把法庭变成“和谐乡村指挥部”。执行局干警多措并举兑现申请人胜诉权益,开展执行案件前端化解,灵活运用“活封活扣”,助力企业“造血”再生;涉财产案件,严控节点、能拍尽拍,2025年第一季度法拍成交额2898.23万元;探索“执破一体”模式,推动6家“僵尸企业”快速出清,化解债务6830万余元,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
    审管办干警则化身“数据魔法师”,依托“一张网”信息化平台,推动该院审判管理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升级。
书写“家少审判”为民答卷
    博爱县法院许良法庭以少年之名为笔、以家庭温情为墨,在“枫桥经验”的底色上,书写着新时代的“家少审判”答卷。
    暮色中,庭长张瑞明打开电脑,化身夜间调解员,轻言细语释法说理,尽显对当事人的尊重与体谅。
    一天,一个男孩来到法庭,只为见张瑞明一面。原来,几年前,当时尚未成年的他误入歧途。法庭教育阶段,张瑞明的循循善诱,让男孩深深悔悟。如今,他大学毕业即将奔赴工作岗位,特意来向曾经给予他温暖与指引的法官告别。
  “那一刻,我深深地明白,少年审判是一场跨越时间的守护,更是一次足以改变人生的救赎。”法官助理王存说。
做绿水青山的守护者
    解放区法院综合审判庭的郭倩倩,是一名在山水之间奔走的环资审判法官,那些被汗水浸透的卷宗、被车轮碾过的山路、被月光照亮的研判会,是她对绿水青山的深情告白。
    他们的办案轨迹,是一个用汗水绘制的“三维坐标”。
    X轴是距离,丈量着司法与山水的约定。一次,他们去确认一处矿产范围时,汽车在山路上颠簸得仿佛要散架。可当站在现场看着被破坏的山体时,他们深感所有的疲惫都不值一提。
    Y轴是高度,记录着守护的执着。在新乡辉县70度的陡坡上,他们抓着藤蔓向上攀爬,到一片被非法砍伐的树林里,来来回回一棵棵清点。树皮的纹路刻进掌心,法律的温度融进山林。
    Z轴是温度,流淌着司法的温情。在嘈杂的企业车间里,他们扯着嗓子在机器的轰鸣声中调解;巡回办案,他们支起审判桌、挂起国徽,阳光透过笔尖,照在乡亲们签字的调解协议上。那一刻,所有的奔波都有了答案——做绿水青山的守护者。
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
    对武陟县法院沁南法庭庭长宋永盼而言,成长、担当、忠诚,是他12年法院生涯的切身感受。
    成长,是调解百家纠纷的沉淀。大量纠纷的化解,让宋永盼总结出调解五步法,即现场勘验要脚上有泥、事实确认要心中有数、情感疏导要眼中有情、文化浸润要话中有典、组织调解要法理相融。
    担当,是胸怀大局的躬身力行。近3年来,沁南法庭与辖区派出所、司法所等联动化解各类纠纷200余起,先后把100余场农村高发案件的庭审下沉到田间地头、村头巷尾。
    忠诚,是融入法院人血脉的精神印记。沁南法庭是一支由5名平均年龄31岁的干警组成的青年团队。他们为化解纠纷反复丈量每一寸争议土地,为查明案件事实一家一户走访调查,为及时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在各自岗位上辛勤付出。
青春热血助力攻坚克难
    山阳区法院青年执行团队用脚步丈量实现公平的“最后一公里”,用汗水浇灌正义的最终兑现,用热血书写了执行工作的攻坚战。
    执行中,执行干警常与被执行人斗智斗勇。在办理一起建筑设备租赁合同纠纷案件时,面对开着保时捷跑车却声称“经济困难”的被执行人李某,执行团队上演了现实版“执行追击战”。2024年岁末的寒风中,该院执行局副局长岳梦煊识破李某的反侦查伎俩,带领团队精准截获被执行人。最终,29万余元案款如数到账。
    就是在这样的努力奋战下,2024年,该院执行局执行结案率86.75%,同比上升5.42%,执行到位金额同比增加3.2亿元;首执案件终本率、平均结案用时均排名全市第一。这个由8名年轻干警组成的执行团队,一年结案1374件,用奋斗和拼搏向阳而生,把青春热血融入火热的司法事业中。
在审判质效中丈量初心
  “让办案的汗水浇灌调研的土壤,让思考的火花照亮正义的航向,就是一名青年干警最好的担当。”马村区法院员额法官周荣说。
    在审理一起建设工程纠纷案件时,当事人提交的证据有30余组,法律关系错综复杂。周荣运用自己撰写的《繁案精审》一文中提出的“争议焦点金字塔模型”,通过“诉请—抗辩—要件—证据”四层过滤,仅用3天时间便锁定核心争议;在审理一起真伪不明的民间借贷案时,周荣运用“四点三步”认定法中“逻辑之问引导诉辩博弈”的方法论,帮助自己通过逻辑严密的询问,揭穿被告虚构债务清偿的谎言,最终使案件事实水落石出。
    该院的青年干警善于学习、勤于实践,在不懈奋斗中钻研业务,在勇往直前中追求进步,在审判质效中丈量初心,为司法事业奉献青春力量,用奋发有为书写青春篇章。
用责任和坚守诠释最美青春
    在中站区法院综合审判庭副庭长王之春看来,自己十一载法院青春不仅是年华的刻度,更是责任和坚守的见证。
    在一起赡养案中,94岁的刘老太起诉5个子女要求增加赡养费,判决后仅3个月,其中两个儿子就将刘老太送进了养老院,一家人再次法庭相见。为彻底化解多年积怨,王之春带着书记员6次到村委会、养老院展开背对背调解,最终促成5个子女就刘老太的赡养问题达成协议,小儿子将刘老太接回家中。看到当事人从剑拔弩张到握手言和,王之春更加坚信,小案不小看、小案不小办,小案件里有大民生。
  “作为一名民事审判法官,自己的锋芒可以让失语的弱者在法槌下挺直脊梁,自己的价值在于让破损的社会关系在调解中得到修复。”这是王之春的办案感悟。
忠诚担当的青春力量
    在修武县法院,一群身着法袍的年轻人,正用忠诚与担当谱写着新时代的法治华章。
    在云台山法庭,干警平均年龄32岁,就地立案、就地开庭、当庭调解是他们工作的常态。他们的努力换来了“法庭收案数逐年下降,群众满意度持续攀升”的喜人成果。
  “90后”副院长千磐,带头办理疑难复杂案件,以“头雁效应”激发“群雁活力”。民事法官康玉娇,入额仅一年,审结案件712件,全部案件零投诉、零信访。“刘玲调解工作室”的调解员刘玲,从事先行调解工作短短两年,调解1000余起矛盾纠纷,履行到位资金近4000万元。
    38岁的执行局局长苗小艳,发扬不服输、扛重担的精神,带领执行团队拼搏奋进。30岁的王昭喆,29岁的乔扬帆、郭凯,作为执行队伍新生力量,大胆创新、敢于探索,把准“钉子”案症结,开出“灵丹妙药”顺利执结。这样一支奋发向上、敢打胜仗的年轻团队,创下了近3年执行工作核心指标稳居全市前列的优异成绩。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汴路136号院
邮编:450004 电话:0371-86178060 传真: 0371-86178007
技术支持:北京有图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有图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