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5-07 第03版:法眼观澜
| 大 | | 中 | | 小 |
|
独具只眼 |
优化旅游环境需加强依法治理 |
|
|
作者:□李治群 来源:河南法治报 字数:1037 |
|
|
|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又是一次人员迁徙热潮。据新华社消息,五一假期首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33271.4万人次,同比增长6.2%;另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五一假期还剩最后两天时,多地景区已发布门票售罄、约满等公告。不少外出的游客,再次领略了“人从众”。 外出旅游,饱览祖国大好河山,学习文史知识,了解风土人情,进而达到增长见识、开阔眼界、修身养性、放松身心的目的。但是,如果外出期间有一些不和谐因素,游客就会遇到麻烦,也许会遭受经济损失,影响心情。 5月3日,河南博物院发表声明,提醒游客警惕非官方网络平台“买讲解保进馆”等虚假信息。声明中称,五一假期期间,有游客因在第三方平台购买所谓“讲解加门票服务”导致无法入馆,严重影响公众合法权益和良好参观秩序。该院郑重声明,未与任何其他第三方平台合作销售展览门票及讲解服务。 同样是在5月3日,海南省三亚市市场监管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发布情况通报称,5月1日,有网友反映“在三亚购买水果九斤变成六斤”的问题。经调查,网友反映情况属实,相关部门已依法立案并根据规定拟给予涉事摊贩罚款5万元的行政处罚。 这些意外出现的不和谐因素,直接导致游客的利益受损,使其旅游满意度打了折扣。好在,有关机构和部门的人员迅速反应,直面问题,澄清事实,依法采取措施,给当事人以及社会公众一个说法。笔者为他们及时依法履职,维护游客合法权益、营造更加和谐旅游环境的做法点赞。 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除了要在硬件设施上加大投入力度,让游客有更好的沉浸式体验,加强“地利”的权重外,还要在配套服务等软件方面进行优化升级,加强对景区景点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加强对流动摊贩、个体商户等相关从业人员的监督管理,加大“人和”在文旅产业链条中的分量。从长远看,后者在文旅产业中的分量更重,谁抓住了这个“牛鼻子”,谁就可能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 各地文旅主管部门及文旅产业从业人员要更加注重“人”这一因素的作用,不断提升执法人员和文旅产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引导他们提升业务素养,增强法治意识和规矩意识。 更优旅游环境需加强依法治理。文旅部门工作人员和文旅产业从业人员,一言一行都要在法治和规则的框架内进行,不逾越法律红线,不突破道德底线,不触碰规则高压线;一言一行都要考虑是否有利于游客,是否有利于促进当地文旅业高质量发展,是否有利于提升当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对于侵害游客利益、影响当地发展者,有关部门要及时依法依规处理,刀刃向内,绝不护短,清除文旅“肌体”上的“毒瘤”,让它茁壮成长。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