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5-07 第02版:要闻
| 大 | | 中 | | 小 |
|
|
漯河深化水行政执法改革赋能水利发展 |
为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提供更多实践智慧 |
|
作者:河南法治报记者曹芳通讯员吴春晖曹中辉 来源:河南法治报 字数:1054 |
|
|
|
本报讯(河南法治报记者曹芳通讯员吴春晖曹中辉)截至5月6日,漯河市水利局自实施水行政执法改革以来共办理18起行政指导案件,妥善处理不予处罚案件10起,为轻微违法者提供改正机会,通过刚柔并济的执法,既捍卫了法律的权威,又传递了执法温暖,彰显执法力度与温度的统一。 深化水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去年以来,漯河市通过深化水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构建起权责明晰、运转高效的水行政执法体系。改革实施以来,全市立案查处水事违法案件30起,追缴税费240万元,河湖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河长制考核稳居全省第一方阵,为新时代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漯河样本”。 漯河市认真贯彻水利部、司法部《关于提升水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的指导意见》和省水利厅、省司法厅《关于提升水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的实施意见》,统筹用好所属事业单位提供的执法辅助和技术支撑。漯河市水利局抢抓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机遇,经市政府批准增设水政监察科(政策法规科),市直水利系统持证执法人员达45人,县区持证在岗人员48人。原水政监察支队更名为水政事务中心,全员保留执法资质,实现执法主体与行业监管无缝衔接。通过统筹事业单位技术支撑力量,漯河市彻底扭转了市级水利部门“无专职执法科室”的被动局面。 水行政执法呈现5个亮点 改革后的漯河水行政执法体系呈现5个亮点:一是建立有奖举报、典型案件曝光等11项制度,推动行政区与功能区签订执法委托书,实现监管全覆盖。二是推动水行政综合执法向纵深推进,实现水行政综合执法全方位、全过程监管,确保及时发现制止和打击各类水事违法行为。三是推行服务型执法,落实“首违免罚”的温情执法理念,水利服务窗口累计获26件锦旗、表扬信,荣获市级文明窗口称号。四是赋权乡镇两项水行政处罚权,配套业务培训监督机制,确保“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五是跨区域协作成为新常态。2024年,漯河与周口等4市开展跨界河流联巡会商8次,联合公安、检察部门巡查执法4次,排查水利工程37处;《漯河市沙澧河风景名胜区条例》等地方立法通过,促进协同治理模式变成法治实践。 执法改革成果显著 执法改革催生显著生态效益。漯河市通过开展河湖“清四乱”、非法采砂等专项行动,全市复核水土保持图斑192个,曝光典型案件6起;沙澧河小流域创成国家级示范工程,培育出两条省级生态清洁小流域。监测显示,漯河8条河流达标率已达100%,为全域建设“幸福河湖”奠定基础。 以执法改革为突破口,推动水治理体系现代化,漯河市水利系统这套融合刚性监管与柔性服务的“漯河模式”,为全省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提供更多的实践智慧。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