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4-30 第14版:法治文苑
| 大 | | 中 | | 小 |
|
花草笺 |
槐花 |
|
|
作者:□许庆 来源:河南法治报 字数:592 |
|
|
|
“帝里春无意,归山对物华。即应来日去,九陌踏槐花。”在古人的诗篇中,槐花宛如灵动的春日使者,穿越悠悠岁月,翩然而至。于北方人而言,提及槐花,心间便涌起一阵熟悉与温暖,仿若老友重逢。 想起往昔岁月,家乡的房前屋后、田间地头,目光所及之处,皆是满树的槐花。那一簇簇、一串串的槐花,似白玉雕琢而成的精巧饰品,挂满枝头,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散发着迷人的光晕。彼时,一群孩童恰似欢快的小精灵,穿梭于树下。有的身手敏捷,哧溜爬上树杈;有的手持自制的钩钩,仰着头,用力一勾,串串槐花便簌簌而落。小伙伴们迫不及待捋一把槐花,往嘴里一塞,刹那间,香甜滋味在味蕾上绽放,“哇”的一声惊叹脱口而出,纯粹的快乐瞬间满溢。玩累了,小伙伴们便学着“行家”的模样,掐掉花儿,独留花蕊底部,放入口中轻轻一抿,最是甜润,仿若藏着童年最美的秘密。 槐花不仅是味蕾上的眷恋,更是一味良药。《本草纲目》记载:“槐花味苦、色黄、气凉,阳明,厥阴血分药也。”可叹这般好物,如今却难觅踪迹。家乡的田间地头,再不见其摇曳生姿;房前屋后,亦没了往昔的热闹繁盛。幸而,在汴梁城古老的城墙上,还能偶尔瞧见几株顽强生长的槐树,逢花期依旧繁花似锦,似在坚守,又似在诉说。 时光悠悠前行,愿往后的岁岁年年,我们仍能邂逅“槐花满院气,松子落阶声”的诗意,沐浴在“凉风木槿篱,暮雨槐花枝”的唯美画境中,让槐花的芬芳永留心田。 (作者单位:开封市鼓楼区检察院)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