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4-30 第08版:法治综合
| 大 | | 中 | | 小 |
|
|
新安县德治润心提升治理效能 |
|
|
作者:□河南法治报记者李梦扬通讯员张继峰李禄蕊 来源:河南法治报 字数:1675 |
|
|
|
老李变了。近段时间,在新安县汉关街道大章社区,人们遛弯儿见到他时,他不再向大家诉说28年前的征地纠纷问题,而是身着“平安蓝”马甲,变成了微网格员,并客串矛盾纠纷的排查员、化解员。谈起这一变化,老李笑着说:“理发、体检、过生日……社区啥事都想着咱,服务送到了咱家门口,咱也不能给社区添乱,是吧?” 今年以来,新安县委政法委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会议精神,在推进基层治理中立足自身职责,坚持以人为本,通过找准自治、法治、德治结合点引导基层实现三大转变:在社区事务中变“我说你听”为“大家共议”,在矛盾化解中变群众“被动上访”为社区人员“主动下访”,在村风村貌中变“硬性管理”为“柔性渗透”;通过强化基层党支部引领作用,以乡(邻)里中心为载体推动法治固本、德治润心、自治聚力,促进基层服务与道德教化融合,通过优化服务提升治理效能,增强群众归属感、获得感和参与度,构建党组织领导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筑牢平安建设根基。 “文化+服务”群众社区心贴心 4月17日,记者走进新安县汉关街道大章社区邻里中心,看到随处可见的文化展板上,记录着法律顾问普法答疑,居民评议化解矛盾纠纷,“公益合伙人”公共服务等鲜活事例。 “文化立村与服务为先的有机结合,让我们社区90%的矛盾纠纷都化解在了萌芽状态。”社区党支部书记介新蕾说。 大章社区是小浪底库区移民搬迁村,原来遗留问题较多。“2023年我刚接任时,有居民天天堵着办公室找我反映问题,日常工作难以开展。”介新蕾说。 “不能总被堵在办公室,我们要主动走出去。”为了更好地解决群众诉求,介新蕾带领社区党员开展“进百家门、访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的“四百”活动,以及每月8号的“爱心敲门日”活动,现场办公听取居民意见建议,及时处理社情民意,将听民声、解民意、办实事落到实处。 针对留守妇女较多的问题,社区班子经过调研,决定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模式,发展文创包、公文包和香囊产业项目,既满足她们照顾家庭的需要,又增加经济收入;针对社区办公楼房间使用的问题,社区决定仅保留一间办公用房,其余25个房间都改成服务群众的功能区,发动文艺界政协委员和社区携手共建,以“我们的节日”“弘扬移民精神”等为主题,开办书法培训班、舞蹈班等,将群众生活深度融入到社区的治理中。 “现在大家觉得社区就是自己家的一部分,社区工作人员和亲人一样。很多人会主动维护场所环境,参与社区治安管理工作。”居民冯强说。 “荣誉+亲情”村民自觉树新风 在新安县铁门镇刘杨村,一个由村里评选的“好媳妇”“好婆婆”义务担任厨师的“助老小灶”,解决了村里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吃饭问题。 “可别小看这样的小事,做饭既是我们村的一个荣誉,又笼起了群众的心。”洛阳市人大代表、刘杨村党支部书记陈军委说。 刘杨村也是小浪底库区移民搬迁村,由4个镇的11个行政村、自然村组合而成。如何让村集体更有凝聚力,是陈军委一直在思考的事情。“让村里的每个人都有荣誉感、使命感、价值感”是他给出的答案。 “4月5号,集中培训辣椒种植;4月8号,卫生户‘共吃’饺子宴;4月13号,开展‘法律明白人’培训……”该村党群活动中心的黑板上,列明了当月要开展的活动内容。“村里的荣誉不是村干部评的,是全体村民评的,包括孝老爱亲、环境卫生等方面。只要积极参与村里的活动并表现突出,村里都敲锣打鼓给予表彰,还有一定的物质奖励。”陈军委说。 “评上先进时村里会大张旗鼓进行表彰,各类光荣榜都在村室公示,既有荣誉又有实惠,脸上光彩得很。没有上过榜的人觉得面子上过不去,所以都争着要当先进。”村民杨万标说。每年春节,刘杨村还会邀请上过光荣榜的村民和返乡的乡贤共吃一锅饭,让大家说说各自为当年村里的发展作了什么贡献。 通过常态化开展“谈家风晒家训”“星级文明户”等活动,村民们的荣誉感越来越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越来越浓。 “家风好了,家庭矛盾就少了;村风好了,邻里矛盾就少了。真是有纠纷了,村里人都帮着说和,没有解不开的疙瘩。”陈军委说。 近年来,刘杨村成了新安县远近闻名的“无讼乡村”,还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