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系列报刊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5-04-17
2025-04-17 第08版:河南社会工作 大 |  中 |  小 
■走近社会工作者

从“拓荒者”到“领航者” 一名医务社工16年的坚守

作者:□河南法治报记者荆锐 来源:河南法治报 字数:1602
开栏的话
    社会和谐有序,离不开无数人在平凡岗位上的坚守与付出。其中,社会工作者就是一支不可忽视的队伍。他们穿梭于社区、学校、医院等场所,用耐心和智慧为身处困境中的群众拨开云雾,找到生活的新方向。他们的工作烦琐却意义重大,如涓涓细流,汇聚成推动社会进步的磅礴力量。即日起,让我们一同走近社会工作者,探寻那些充满力量的故事,共同感受他们为社会带来的温暖与改变。
    在河南省荣康医院,有这样一位医务社会工作者,他用16年的坚守与付出,为患者带来温暖与希望,他就是郭丁业。从初出茅庐时的摸索前行,到如今成为推动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的中坚力量,郭丁业在这条助人之路上,镌刻下了无数动人的故事。
  拓荒:于摸索中填补领域空白
    2008年9月,带着郑州轻工业大学(原郑州轻工业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证书,23岁的郭丁业踏入河南省荣康医院的大门。彼时,专业社会工作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即便是全国首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单位河南省荣康医院,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当时没有明确的工作指导,也没有可借鉴的经验,那时候真的很迷茫。”郭丁业回忆道。面对因长期住院而与社会脱节的患者,郭丁业深感责任重大:“他们需要的不仅是药物治疗,还有回归社会的希望。”
    最初的探索充满挑战,郭丁业尝试将课本中的“个案管理”“小组工作”理论转化为实际服务:从组织简单的娱乐文体活动,到设计康复活动方案,再到通过深度交流,理解患者的实际需求。
    2010年,郭丁业推动举办的首届医患联欢会成为转折点。看到舞台上深情演唱的患者,郭丁业意识到:“人文关怀,正是社会工作者的价值所在。”这种形式延续至今,无论是医患联欢会还是“荣康好声音”大赛,都已成为该院康复治疗的特色品牌。
    为打破患者融入社会的“高墙”,2016年,郭丁业策划了首次优抚患者春游活动。当一群多年未迈出医院大门的患者站在牡丹花丛中时,有人喃喃道:“来洛阳治病这么多年,终于来赏牡丹花了,太美了!”此后,组织符合外出条件的患者去公园赏花,便成了该院的固定康复项目之一。
深耕:用专业服务树立行业标杆
  “医务社工不仅要懂关怀,更要懂专业。”2018年晋升中级社会工作师后,郭丁业主导设计了多层次服务体系。
  针对即将康复出院的患者,他积极开展“出院准备小组”活动:通过分享康复案例、模拟社交场景,帮助患者重建生活信心。2023年年底,在一次防复发经验分享中,一名患者以亲身经历告诫组员:“擅自停药让我重新入院,大家一定要按时吃药、按时复查。”这种“同伴教育”效果显著。2024年2月,郭丁业回访时,一名小组活动参与者已找到稳定工作,病情控制良好。“帮助患者回归社会、回归家庭,这就是医务社会工作的意义之一。”郭丁业总结道。
  针对长期住院的患者,他创新推出全国首个“社会工作+农疗”康复项目:在医院开辟农疗基地,让患者种植蔬菜、照料花果。“参加农疗活动,既锻炼劳动技能,又能放松心情。”郭丁业告诉河南法治报记者,2024年,该项目获评洛阳市第一届社会工作十佳项目,被全国优抚医院争相考察。展望:助力医务社工事业蓬勃发展
  “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必须动员更多人参与到这项事业中来。”从一线社工到河南省荣康医院康复社工科副主任,郭丁业的角色在转变,服务维度也在转变。
    2008年起,他推动医院与高校共建社会工作实习基地,累计培养百余名社工专业学生。“实习带来的不仅是人力,还有理念的更新。”该院一名护士长坦言,“现在从医院职工到服务对象,都认可社会工作者是不可或缺的力量。”
    人才建设体系的完善更显成效。通过强化内部培训、职称激励,该院专职社工从1人增至4人,累计有10余人考取中级社会工作师证书。2024年,郭丁业通过高级社会工作师评审,成为河南省优抚医院社工领域的领军人物。
    面对未来,郭丁业充满信心:“患者及其家属的需求逐渐从‘疾病治愈’转向‘全人康复’,随着省委社会工作部的成立,政策支持力度空前,这正是社会工作者的机遇。”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汴路136号院
邮编:450004 电话:0371-86178060 传真: 0371-86178007
技术支持:北京有图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有图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