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系列报刊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5-04-17
2025-04-17 第03版:新征程,我是主角系列报道 大 |  中 |  小 
我是法律援助律师

不让任何一个受困者失去法律庇护

作者:□河南法治报记者张东 来源:河南法治报 字数:1826
  “法律绝非刻板冰冷的条文堆砌,而应化作暖煦的守护之光,照亮生活中的每一处阴霾。”河南正言律师事务所副主任金朝多年如一日扎根在法律援助服务一线,用专业与热忱,为无数身处困境的受援者点亮希望,成为法律援助事业矢志不渝的践行者。
    凭借卓越的工作成效,金朝曾连续三年获得开封市法律援助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2023年3月,由他办理的一起法律援助案件脱颖而出,斩获省律师协会无罪辩护案件三等奖,并成功入选由河南省律师协会精心编撰的《无罪辩护典型案例》。由金朝经办的“赵某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被省法律援助中心评定为全省法律援助优秀案件。这些荣誉背后,是他对公平正义的执着坚守与不懈追求。
法律援助故事
    2023年的春天,对赵某来说是人生的至暗时刻。因为他提供了自己的银行卡,为某网络犯罪活动走流水高达144万余元,一审法院判定其构成帮信罪,判处有期徒刑7个月。这本已让赵某及其家人陷入愁苦,可没想到检察机关以“罪名认定错误”为由提出抗诉,指控赵某实则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倘若这一抗诉成立,赵某的刑期将大幅增加。
    这时,开封市法律援助中心秉持“不让任何一个受困者失去法律庇护”的信念,依法指派经验丰富的律师金朝为赵某提供法律援助。
    金朝接手此案后,深知肩头责任重大。摆在他面前最为棘手的问题是,要在错综复杂的法律条文与实际案情之间,精准厘清帮信罪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边界。
    为不辜负这份信任,金朝连夜埋首于堆积如山的卷宗之中,逐字逐句研读案件细节,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成为突破口的蛛丝马迹,紧接着马不停蹄地奔赴看守所会见赵某,耐心倾听赵某的讲述,拼凑还原出事情的真相。同时,金朝将目光聚焦在法律条文与司法解释中,反复比对、分析,力求找到最有力的法律依据。终于,在不懈的努力下,他发现了此次抗诉存在的两大核心漏洞。
    其一,从主观明知程度来看,赵某仅接受过初中教育,在整个事件过程中,对方谎称是刷流水。赵某当时只是意识到这些资金“可能不太干净”,但未达到明确知晓就是犯罪所得,非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具体明知。其二,赵某提供银行卡的行为发生在上游犯罪既遂之前,属于犯罪实施过程中的帮助行为。反观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其构成要件明确要求行为人是在事后积极地转移赃款,妄图隐匿犯罪所得。而赵某仅仅是被动地配合刷脸验证,甚至当被要求二次取现的时候,他明确拒绝,可见其行为明显缺乏主动性。
    2023年6月5日,二审庭审正式拉开帷幕,金朝援引最高检的权威指引说:“根据法律明确规定,上游犯罪以被害人失去对钱款的控制为既遂标志,而赵某提供银行账号的行为,正处于犯罪实施的环节,绝非事后的销赃行为。”他提供的每一个论据都扎实有力,每一个观点都直击要害。
    最终,法院认为,抗诉程序不当且事实认定存疑,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审。
    这一刻,法律的公正得以彰显,赵某原本灰暗的人生迎来了转机。
对话
    记者:是怎样的契机让您专注于刑事法律援助领域呢?
    金朝:执业之初,我手头案件寥寥无几,开始接触法律援助案件。随着经手的案件越来越多,我越发深刻地领悟到,刑事案件的审判结果,于当事人而言,那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关乎人身自由乃至生死存亡的大事。而且我留意到,越是那些处于弱势地位的当事人,在面对司法程序时,越显得彷徨无助,越需要有专业的法律人士站出来,为他们争取公正。
    记者:在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您觉得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金朝:主要是两个方面。其一,是要与社会上根深蒂固的“有罪推定”思维定式作顽强抗争。在许多人的潜意识里,只要一个人被公安机关抓了,便笃定其有罪。然而,法律的真谛在于,唯有经过严谨、公正的司法审判全过程,才能对一个人是否有罪盖棺定论,在判决下达之前,每个人都应被假定为无罪。其二,身为律师,我们肩负着保障法律得以“正确实施”的千钧重担。这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向犯罪嫌疑人耐心阐释他们依法享有的各类权利,引导其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陈述案情;另一方面,还需对办案单位的整个办案流程予以监督,确保每一个司法环节都精准无误地契合正义的尺度,不偏不倚,不枉不纵。
    记者:您想对青年刑事法律援助律师嘱咐些什么呢?
    金朝:我有三点肺腑之言,与青年律师共勉。其一,法律援助案件与有偿收费案件,在本质上并无二致,切不可因收费与否、收费高低而区别对待。其二,敬畏法律,在维护法律正确实施、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道路上,不可畏缩不前,妥协退让。其三,要将办理每一个案件都视作推动法治进步的契机,弘扬法治精神,推动实现公平正义。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汴路136号院
邮编:450004 电话:0371-86178060 传真: 0371-86178007
技术支持:北京有图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有图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