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4-10 第09版:政法暖新闻
| 大 | | 中 | | 小 |
|
|
悉心调解 解决养老问题 |
|
|
作者:河南法治报记者胡斌通讯员张昆仑 来源:河南法治报 字数:628 |
|
|
|
本报许昌讯(河南法治报记者胡斌通讯员张昆仑)“农村老人的赡养纠纷,在我们基层调解中比重较大。这不,杨大娘虽然有一儿一女,可是她意外伤残后,也产生了赡养纠纷。”4月8日,河南法治报记者在禹州市司法局文殊司法所采访时,该所所长顾永超介绍了调解杨大娘赡养纠纷的情况。 辖区居民杨大娘膝下有一儿一女,丈夫早年去世,女儿小娜和儿子小飞都各自成家立业。12年前,年过六旬的杨大娘改嫁到神垕镇,与孤身一人的周某一起生活。2024年9月,杨大娘在干活时不慎从高空坠落,头部重伤,致下肢瘫痪,生活不能自理。儿子小飞承担了母亲住院期间大部分治疗费用,周某也倾尽全力照顾,而女儿小娜在母亲入院时只拿了一万余元就不见踪影。小飞要打工挣钱贴补家用,曾多次打电话向姐姐小娜求助,希望其能承担一部分赡养义务,但终无结果。 今年3月11日,小飞和小娜为此事争吵不休,来到文殊司法所请求调解。顾永超先向他们讲解了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赡养老人是每名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小飞提议将母亲暂时送到养老院居住,小娜也表示同意,可是母亲的身体需要专人护理,每月费用也在3000元以上。谁拿钱成了解决问题的重点。 经过顾永超两个多小时悉心调解,小娜同意每月拿出1000元给母亲,小飞也愿意承担剩余的全部费用,周某表示也会经常到养老院陪护杨大娘接受康复锻炼。三方签订了人民调解协议书后,小娜当场拿出3000元现金交给弟弟小飞,作为预付的赡养费。 姐弟俩亲情回归。一起老人赡养纠纷最终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