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4-02 第11版:平安鹤壁
| 大 | | 中 | | 小 |
|
|
织牢多元“智治”网 |
——淇县高村镇构建“党建+网格+大数据”基层治理格局扫描 |
|
作者:□河南法治报记者李杰
通讯员张丹豫 来源:河南法治报 字数:1403 |
|
|
|
“辖区动态可实时呈现,我们利用视频通信、数据分析、无人机巡航等,能够及时发现情况,并迅速处置。”3月28日,河南法治报记者来到淇县高村镇综治服务中心,一面大屏展现着该镇社会治理各项数据的变化,高村镇综治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说,“智治”手段为基层治理总调度提供了强大支持。 大屏背后,是“平安高村”智慧化治理的超强“大脑”——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信息系统。近年来,淇县高村镇以数字化建设为抓手,积极打造智慧管理平台,推进信息一“网”掌握,系统涵盖智能研判、指挥、服务3大功能,探索构建“党建+网格+大数据”基层治理格局,推动更多新兴技术、优势资源向基层流动,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四级联动推动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据悉,淇县高村镇去年年底推出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信息系统,通过高效整合各类资源,形成了全域化的部门协同效应,创新打造“一网多元、多网融合”模式,以综治服务中心的实体化运行,实现了应急处突精准高效、矛盾调解源头化解、民生服务暖心直达,全力打造“平安淇县”基层治理标杆。 高村镇将党建引领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构建“镇党委、村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联动体系,推动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依托综治服务中心,整合公安、消防、司法行政等8个部门职能,打通数据壁垒,实现“一平台调度、多部门联动”;同步实施红蓝黄三色马甲工程——蓝马甲网格员负责日常巡查,红马甲志愿服务队聚焦民生帮扶,黄马甲夜间巡逻队强化治安防控,通过定期培训提升队伍专业化水平。 鉴于网格员日常巡查范围广、工作强度大,高村镇网格平台将人防与技防相结合,降低网格员“铁脚板”巡查难度,网格员通过手机便可实时查看辖区各角落情况,掌上智能巡查功能真真切切为网格员日常工作赋能增效。治理模式从人海战术向智慧研判转型 “我们实现了空中监测全覆盖,每天部署无人机开展8条巡航线路的巡查,通过红外热成像、高空喊话、实时图传等技术更加精准全面掌握辖区实时动态。”高村镇综治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构建“无人机+执法车+网格员”立体巡防体系,发生突发事件后,5分钟内无人机可抵达现场采集信息,10分钟内处置队伍到位。近日,辖区一游园有人打架,无人机迅速到位,高空喊话震慑涉事人员, 同步固定住证据,助力随后赶到的民警快速控制了局面。 以数字化改革为突破口,高村镇搭建了“空地一体化”智能防控体系,推动治理模式从人海战术向智慧研判转型。在地面防控方面,高村镇整合“数字乡村+雪亮工程”公共视频资源,在重点区域布设343个高清摄像头,AI算法自动识别占道经营、垃圾堆放等8个问题,推送至网格员终端处置。 后台将数据融会贯通,村民通过热线电话反映问题后,平台立即生成工作清单派发至对应部门,24小时内可完成处置,处置结果实时反馈形成闭环。前不久,辖区一位老人发现村口窨井盖缺失,拨打热线后一小时即被修复到位,受到辖区群众一致点赞。 通过不断优化机制流程,该模式将“千条线织成一张网”,实现高效协同。截至目前,该中心已累计处理市政维修、人居环境、交通秩序、环保治理等民生问题216件。 “站在新起点,我们将坚持党建引领,聚焦‘四高四争先’,着力推进‘五基四化’,持续深化‘党建+网格+大数据’基层治理模式。”淇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春雷表示,将继续通过汇聚优质资源、打造智慧服务平台,推进基层治理高效化、精准化,让基层治理既有温度又有力度,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