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4-02 第07版:县区新闻
| 大 | | 中 | | 小 |
|
温度和速度 换取群众满意度 |
“汝州警察在杭州干了件好事” |
|
|
作者:河南法治报记者何永刚通讯员张少阁 来源:河南法治报 字数:589 |
|
|
|
本报平顶山讯(河南法治报记者何永刚通讯员张少阁)3月27日凌晨2时许,汝州市公安局民警宋向前、董楠完成赴温州的跨省出差任务,返程途经杭州市时,意外遇见火灾现场,便毫不犹豫展开了一场“教科书式”的救援。 当时,杭州市余杭区某快递驿站火光冲天。浓烟中,一辆车身溅满归途尘土的豫D警车骤然刹停。 “我们是警察,所有人退后!”群众刚看清警官证上的“汝州公安”字样,两道身影已抄起灭火器冲进火海。 高温扭曲了货架,宋向前不顾灌满鼻腔的浓烟,踢开挡路杂物,董楠拿着灭火器一路“逆行”,两人在完全陌生的环境里进行紧张救援。 “这里危险,快撤!”由于火灾发生突然,两名民警对街道地形不熟悉,仅凭现场及附近居民支援的17罐灭火器和血肉之躯,与驿站的员工一起为价值几十万元的快递筑起“防火墙”。火势扑灭,两名民警已几近虚脱。 “汝州警察在杭州干了件好事!”看着两名满脸烟灰的民警,现场群众响起了掌声。 董楠沙哑的嗓音,让围观的杭州市民纷纷竖起大拇指,对两名民警表达着最直白的敬意。“穿上这身警服,走到哪里都是人民的盾牌。” 这不是电影里的情节,而是汝州公安精神的现实注脚。宋向前刚结束48小时的跨省追捕,董楠的执勤表上还叠压着未消的夜班记录。这次火场救援,不过是他们从警生涯中又一次“本能选择”。每当人民群众需要时,他们就是打破地域界限的“移动警盾”。 “警车上的‘警察’两个字,比霓虹灯还亮。”在场群众发出感慨。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