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4-01 第03版:法眼观澜
| 大 | | 中 | | 小 |
|
独具只眼 |
祭祀不应止于仪式感 |
|
|
作者:□李治群 来源:河南法治报 字数:1028 |
|
|
|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马上来临,当我们祭祀时,我们会想到什么?举行仪式和寄托追思,哪个更重要,能否将二者有机结合达到最佳效果? 对于这些问题,就像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但无论如何,通过一定的方式追思逝者这一主题不会变,变的只是每一个人祭祀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采取的仪式。 在笔者老家,传统的清明祭祀方式有烧冥币、放鞭炮、挂纸扎等。这种习俗在我国不少地方也存在。通过新闻报道,我们不难看出,每年都有因祭祀放鞭炮、烧冥币而引发失火事件,有人因此触犯了相关规定,也有人因此被追究刑事责任。 3月22日上午,北京市房山区张坊镇发生山火,并蔓延至该区大石窝镇。明火已于当天下午被扑灭,未造成人员伤亡。经调查,山火系村民卢某某野外祭祀烧纸引燃周边杂草引起。卢某某已被房山警方依法刑拘。 3月23日,甘肃省陇南市文县城关镇关家沟村韩家湾社荒草坡出现火情。经查,该火情系居民关某某在地里焚烧杂草时操作不慎引发,造成林地受损。公安机关决定对关某某处以行政拘留7日的处罚。 3月25日14时26分,安徽省庐江县东顾山林场发生火情。700余名救援人员在现场采取多种方式处置。经排查,现场无人员伤亡及被困。初步核实,起火原因为附近居民烧纸祭祀所致,相关人员已被公安机关控制。 这样的后果,是上述各案件当事人没想到的,也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如果他们当时能提前看一下天气情况、周边环境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也不至于导致失火事件发生。这些案例再一次警示我们,祭祀仪式固然重要,但要因时因地制宜,采取合适的方式,谨防引发意外事件。 所以,人们在祭祀时,不应止于追求仪式感,还要考虑因此引发的其他情况发生,比如导致失火事件发生,并要做好充分的预案,防患于未然。一旦出现意外情况,要及时采取合法、有效的措施予以处置,将其消除在萌芽状态,置于可控范围,不留安全隐患。 为全面做好2025年清明节祭扫工作,民政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近日专门印发通知提出,各地林业和草原部门要紧盯重点地区、重要时段,持续推行包片蹲点现场指导和专家服务指导,积极主动协调解决防火问题隐患。通知强调,各地要紧抓清明前后部分群众集中祭扫、落葬这个关键期,整合多方力量,多措并举合力开展好殡葬文明新风尚宣传活动。 祭祀,讲求仪式感固然重要,但仪式毕竟是寄托哀思的一个载体。对于每一个具体的祭祀者而言,没有最好的载体,只有最适合的载体。但无论选择哪种仪式,安全、文明、守法,都是需要考虑的,而且这是个前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