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系列报刊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5-03-14
2025-03-14 第06版:法治故事 大 |  中 |  小 

工资“回家”

作者:□河南法治报记者朱广亚通讯员崔倩 来源:河南法治报 字数:566
    2022年2月,农民工谢某在周某承包的工地打工,但截至2024年6月,周某仍欠谢某3000元劳务费未结算。谢某多次催要,换来的只是周某一次次的敷衍塞责,无奈下将周某诉至法院且获得胜诉。面对判决书,周某依旧拒不履行支付义务,谢某的工资何时才能踏上“回家”之路?
遇阻
    案件进入强制执行阶段,执行干警立即展开调查,通过线上查控系统对周某的银行账户、理财产品等进行全面查询,又实地走访周某的住所和其可能隐匿财产的场所,却一无所获。
破局
    执行干警没有气馁,从头开始翻阅资料,一个不起眼的信息突然引起了他的注意——多年前周某名下曾登记过一辆车。按照常规思路,车辆扣押后拍卖是执行手段之一,但执行干警发现该车已多年未年检,达到报废标准,不具有拍卖价值。随后,他又多方打听,了解到有车辆报废补贴这一途径。
    为尽快找到车辆,执行干警在日常工作中时刻注意观察周围车辆信息,对于任何一个可能的线索都会第一时间去核实。经多日认真摸排,某日,执行干警在一个小区门口的停车场发现了上述车辆。在联系周某无果后,执行干警立即联系拖车,第一时间将车辆转交至某车辆报废公司进行强制报废,并配合出具法院相关手续。随后的日子里,执行干警每天都会打电话询问补贴款发放进度,只希望谢某能早日拿到欠款。
    终于等到了补贴款到账。执行干警第一时间将这笔款项转给了谢某,谢某的言语间满是感激。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汴路136号院
邮编:450004 电话:0371-86178060 传真: 0371-86178007
技术支持:北京有图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有图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