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系列报刊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5-03-14
2025-03-14 第05版:新征程,我是系列报道 大 |  中 |  小 
我是派出所民警

严厉又温暖的“孩子王”

作者:□河南法治报记者朱广亚 来源:河南法治报 字数:1854
    
    在安阳市第六十六中学校园内,有一个同学们都特别熟悉的身影,一身藏蓝警服,脸上总是带着暖暖的微笑。他就是同学们的“守护神”,校园安全的“定海神针”!
    他就是安阳市公安局文峰分局东大街派出所民警、安阳市第六十六中学法治副校长张伟。2024年12月30日,安阳市首个警校联动工作室在该校成立,成为守护校园安全、助力学生健康成长的有力平台。入驻校园以来,张伟把之前的“进”校园变为“在”校园,警校联动共筑平安校园。
民警故事
  “张校长好!”“叔叔好!”看到张伟,同学们都热情地打招呼。张伟说,他喜欢这份工作,每天看到孩子们的阳光笑脸,自己就感觉身上有用不完的干劲儿。3月5日上午,河南法治报记者在安阳市第六十六中学见到了张伟。
    位于该校会议室一侧的一个房间,便是张伟工作的警校联动工作室。房间不算太大,布置得井井有条。墙上张贴着法治宣传海报,涵盖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校园欺凌等内容。屋内摆放着整齐的桌椅,柜子里是排列有序的学生工作档案。
  “警校联动工作室的建立,让我们学校安全有了‘定海神针’。以前很多难办的事、不好办的事,张警官来到这里后,都迎刃而解,让我们很有安全感。”安阳市第六十六中学校长杨晓玉说,张伟还为孩子们设置了很多有特色的法治教育课,经常为一些相对叛逆的孩子做心理辅导,帮助孩子们树立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
    学生李某的父母长年在外打工,爷爷奶奶无力管教,导致李某愈发叛逆。在警校联动工作室联席会议上,学校通报了李某的情况,张伟主动担责:“这孩子我来帮。”
    张伟找到李某,耐心交流:“咱们抛开身份,像朋友一样聊聊……”李某渐渐放下戒备,倾诉心声:“我爸妈长年在外打工不管我,我就跟着校外的朋友玩,不学习。”张伟悉心为李某做心理辅导,并组建了帮扶微信群,和该校政教处主任、李某的班主任每天沟通交流,并分享李某的点滴进步。“李某今天上课很认真。”“李某主动打扫卫生了。”……两个月后,李某的言谈举止大有不同,成绩也有了进步。
  “张警官的耐心和专业,让我看到警校联动工作室给学生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和关爱。”安阳市第六十六中学老师张丽芳说,张伟不仅帮孩子改掉了坏习惯,还为学校摸索出了科学的帮扶方法,张伟就像一束光,照亮了这些孩子前行的路。
    2024年12月20日,该校九年级学生杨某与七年级学生王某、邓某因一场篮球比赛起了争执。杨某觉得丢了面子,放学后喊上3名同学,将王某、邓某堵在校园的一个角落。老师发现后,迅速联系张伟,并通知双方家长。
  “一旦你们发生肢体冲突,知道有多严重吗?不仅会造成身体上的伤害,还会给自己留下不良记录。”在调解室,张伟让双方陈述事情经过后,认真地说。杨某先作了表态:“我当时太冲动了,现在知道错了。”双方家长也反思了自身存在的教育问题。张伟继续结合法律知识耐心开导,双方很快握手言和。
    自警校联动工作室成立以来,张伟与学生家长密切沟通,定期举办法治教育讲座,传授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与方法;针对“问题学生”家庭,进行一对一的家访指导。“以前,面对孩子的叛逆,我完全不知道怎么办,张警官组织的关于家长培训的主题讲座教了我很多和孩子沟通的技巧,现在我和孩子关系好多了。”学生家长赵先生感慨地说。
    警校联动工作室成立后,张伟有一个习惯,几乎每天都要在学校周边转一转,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置,确保学生平安。在孩子们的眼里,身穿警服的张伟既严厉又温柔,已经是他们值得信赖的“守护神”!对话
    记者:在警校联动工作室工作,最大的感悟是什么?
    张伟:少年强,则国强。每当发现校园及周边的不安全因素,遇到一些叛逆学生,一些孩子遭遇他人的非法侵害不知所措时,我就想自己能为他们多做一些什么,希望能通过自己的付出让孩子们健康茁壮成长。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跟孩子们交朋友,走进他们的心里,打开他们的心结;如何和学生家长交朋友,和他们默契配合,做好孩子们家庭教育的有益补充。我喜欢这份工作,当看到学校周边秩序好了,同学们法律意识增强了,后进学生有进步了,我心里就特别开心,工作干劲也更足了!    记者:对于未来,有什么规划和期望?
    张伟:我打算进一步充实对违反校规校纪学生的帮扶内容,通过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纪律性,并增加人生观的教育,帮助孩子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创新法治教育方式,让“法”的概念从书本融入生活,让尊崇法治成为学生的内心自觉。另外,我还准备在校园设立“我与警察叔叔说说心里话”信箱,架起与孩子们沟通的桥梁,走进他们的心灵,用心倾听他们的心声,用爱滋润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汴路136号院
邮编:450004 电话:0371-86178060 传真: 0371-86178007
技术支持:北京有图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有图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