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3-14 第02版:要闻
| 大 | | 中 | | 小 |
|
我的得意之作 |
焦作:“六个一行动”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
|
|
作者:□河南法治报记者刘俊华
通讯员李艺林 来源:河南法治报 字数:1395 |
|
|
|
新学期开学,小枫父母把他送到学校的时候,高兴地对老师说:“小枫送到专门学校教育了一段时间后,里里外外变化很大。亲戚们都说他懂事了,我们家又有希望了……” 小枫从过去人见人摇头、父母都想放弃的问题孩子,转变成现在一个思考未来、追求上进的阳光少年,是焦作市校园安全和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六个一行动”工作体系发挥作用的一个例证。 教好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 近年来,焦作市始终把校园安全和青少年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对全市涉校涉未成年人案件进行分析,梳理出“校园欺凌治理、问题学生心理干预、特定未成年人纳控管理、辍学复学治理、阳光学校建设、校园公共安全治理”六个重点问题,下功夫开展专项治理,形成校园安全和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六个一行动”工作体系,工作成效明显。 “六个一行动”具体举措之一是建立“一校驻一警”制度,选派240名责任心强、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民警进驻学校,涵盖全部240所初(高)中、职专、技校,让“民警工作在校园、工作在学生身边”成为常态。 人高马大的小枫在学校和同学打架、顶撞老师是出了名的,已经影响了正常教学秩序和校园安全。征得父母同意后,小枫被送去专门学校集中教育。一段时间后,小枫班主任说:“现在小枫整个人都变阳光了,会主动与老师打招呼,也愿意回家和父母团聚,还透露了想去参军的想法。” 驻校民警发挥职业优势,联动老师、学生干部,拓宽摸排渠道,掌握学生状态,开展实地家访。对发现有不良行为苗头的学生,与其面对面谈心谈话,制作谈话笔录,配合学校进行教育、转化工作,并将工作情况定期向县(市、区)“六个一行动”专班汇报反馈。对叛逆心理严重、长期无法言行自律甚至有暴力倾向的学生,在监护人的配合下送入专门学校进行“矫治”教育。 “进入专门学校接受教育的学生只是换了一个学习环境,学生的身份并没有改变,我们把法治教育、心理疏导与道德礼仪教育、文化知识学习相结合,对他们的心理、行为进行了全方位矫正。”专门学校的老师说。 建立心理疏导团队综合施策预警管理 “六个一行动”另一个具体举措是为每一个学校配备一名专业心理教师,为每一个班配备一名兼职心理教师,形成心理疏导团队。驻校民警和学校老师对被欺凌学生和心理问题学生摸底排查,心理疏导团队上门服务,打消家长和学生顾虑,持续开导、安抚,帮助摆脱心灵困境。 2024年4月,某校排查发现一名女生有严重的心理抑郁问题。驻校民警和心理咨询师立即进行家访,分析心理问题产生原因。对该女生的心理疏导工作是综合性的,既有心理医生量身制订心理危机干预技术性方案,也有来自班主任、同学、驻校民警、家长的关爱。几个月下来,该女生逐渐从负面情绪中走了出来,性格变得开朗,认知不再偏激,有了可以倾诉的闺蜜,还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 学生在校有老师和民警贴身守护,一旦出了校门怎么监管?焦作出台未成年人管控预警工作机制,发现未成年人违规出入网吧、歌厅、宾馆等特殊场所的,推送给家长、学校、社区干预管理,同时对涉事网吧、歌厅、文身店进行警告、处罚,形成常抓不懈的严管态势。 “六个一行动”自开展以来,帮助一部分学生认识到了自己行为的错误性和严重性,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了健康的心理和行为习惯。同时,对弥补家庭教育不足、融洽亲情关系、维护学校教育秩序都产生了积极作用。 2024年10月30日,全省关爱未成年人成长、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加强专门学校建设现场推进会在焦作召开,推广焦作这一经验。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