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3-11 第06版:3.8法治护航绽放她力量
| 大 | | 中 | | 小 |
|
|
为离婚双方解“疙瘩” |
|
|
作者:河南法治报记者王晓磊通讯员穆童 来源:河南法治报 字数:491 |
|
|
|
本报讯(河南法治报记者王晓磊通讯员穆童)“办理离婚案件,是对人性、情感与家庭关系的深度审视。”昨日,作为一名长期从事民商事审判工作的法官,郑州市中原区法院须水法庭庭长李冬玮深有感触地说。 2006年,原告李先生和被告刘女士携手走进婚姻的殿堂,婚后生下女儿小莹。此后的几年里,李先生和刘女士却因生活琐事磕磕绊绊,夫妻感情受到影响。双方从2020年开始分居,婚姻早已名存实亡。最终,李先生和刘女士闹到法院。刘女士表示同意离婚,但坚决要求女儿归自己抚养,要求李先生每月支付1500元抚养费。对于房产,刘女士要求依法分割。 在后续的调解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在诸多细节上存在分歧。刘女士担心支付房屋折价款后无法保障女儿和自己今后的生活,王先生对房屋折价款有疑问。李冬玮便耐心地解释折价款的计算依据及法律关于抚养费的规定。 经过李冬玮多轮细致调解,双方当事人的疑问被一一解答,达成了一致意见:刘女士考虑到,女儿在熟悉的环境中成长更有利,同意房子归自己,并与王先生商定支付合理的房屋折价款30万元,承诺在一个月内支付完毕。对于这一结果,双方当事人都很满意,刘女士为了表达感谢,还特意给李冬玮送来一面锦旗。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