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系列报刊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5-03-10
2025-03-10 第15版:法治广角 大 |  中 |  小 

足印见证遗址保护

作者:□河南法治报记者何永刚实习生雷佳讯通讯员王巷凡 来源:河南法治报 字数:718
    3月5日,舞钢市境内的四头脑山,依然有一层白雪覆盖着,远远望去,就像是盖了一层薄薄的棉被。蜿蜒的小路却被泥泞所覆盖,行走起来脚下不时打滑。
    在海拔300余米的伏牛山余脉上的那条“土龙”,现在怎么样了?始终牵挂着舞钢检察官们的心。
  “土龙”其实就是楚长城。
    据有关史料记载,楚长城始建于公元前7世纪,享有“长城之父”的美称。舞钢境内楚长城遗址共分为33段,全长81公里。2013年,楚长城舞钢段遗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为了守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舞钢市检察院的检察官们始终坚守在一线。此次雪后,他们担心楚长城可能面临诸多安全隐患,如山体滑坡、水土流失等,于是前往查看。
    沿着泥泞的小路,检察官们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
    每走一段路,他们都会仔细观察周围的环境,查看楚长城的墙体是否有裂缝、坍塌的迹象,以及周边的植被是否受到了破坏,并用无人机进行拍照、录像和测量,保证取得高效精准的数据、稳定清晰的画面。
    在查看过程中,检察官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墙体、烽燧、关隘、关堡等存在一定程度的风化,个别地段未设置界碑和控制地段等保护措施。
    检察官们认真记录,准备向相关部门建议及时在该处遗址沿线设置保护标志界碑,按程序上报申报修缮,制定具体保护措施,及时解决问题隐患,确保楚长城得到经常性良好保护。
  “我们的职责就是守护好这些文化遗产,让它们能够传承下去。”舞钢市检察院员额检察官姜文生说,“虽然脚上沾满了泥土,但这是我们为守护楚长城所付出的努力,也是我们的责任所在。”
    文物是活着的历史,也是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
    检察官们的双脚虽然被泥巴裹满,但心中充满了满足感。他们深知,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让楚长城得到更好的保护,让历史的记忆得以延续。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汴路136号院
邮编:450004 电话:0371-86178060 传真: 0371-86178007
技术支持:北京有图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有图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