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系列报刊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5-02-24
2025-02-24 第14版:法治文苑 大 |  中 |  小 
烟火气

茶糊涂

作者:□李建树 作者单位:义马市公安局交警大队 来源:河南法治报 字数:791
    早晨7点多,媳妇轻轻把我晃醒,小声催促:“赶紧起来吧,孩子明早就回北京了。”我带着些许不情愿,嘟嘟囔囔穿衣下了床。
    正月十五过后,天气乍暖还寒,媳妇端来一碗热腾腾的凉粉汤,我只瞅一眼,便知晓她的心思,这准是“贿赂”。“一会骑上电动车,带我去后庄孙婶家磨茶面。”她这一说,我才意识到,这是要给即将离家的儿子做茶糊涂。
    25岁那年,我年后要外出打工。我端起母亲递上的那碗茶糊涂,舀起一勺送入口中,细腻的糊质感,伴随着小米的独特味道,在舌尖上缓缓散开。那一刻,一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安心与满足油然而生。如今儿子要去北京,媳妇给他准备茶糊涂的心情,我再清楚不过。那满满的牵挂与不舍,都藏在了这磨面、炒面、熬制的每一个步骤里。
    后庄孙婶家的那盘石磨,堪称“老古董”。被时光磨得薄薄的上下两块磨扇,被孙婶洗刷得干干净净,一对穿磨棍的铁环也被岁月蹭得光亮,太阳一照,还一闪一闪的,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孙婶乐呵呵说:“这两年不喂牛啦,磨茶面全凭人推哩。”说话间,孙婶递上那根光溜溜的磨棍,媳妇回道:“没事,婶,我俩只当锻炼身体了。”
    磨盘咯吱咯吱地转动着,哼唱着一首家与乡愁的歌谣,每一圈的转动,碾碎了小米,也碾碎了时光,将生活的琐碎与温馨一点点磨进这细腻的面粉里。
    犹记有一年熬茶糊涂,家里没小米面,媳妇用玉米面熬成浓稠的汤糊糊,加入腐竹、黄豆和花生。尽管配料简单,但盛满一碗,一口呲溜,整个屋子都弥漫着醇厚的豆香,仿佛是来自黄河岸边泥土地的味道。
    媳妇说,现在做茶糊涂食材丰富,往汤中加入过油的瘦肉丁、豆腐丁、芝麻末、细粉条和海带丝等,最后撒上五香料,茶糊涂就大功告成了。品味那谷物香与肉香的交融、混合,每一口都是满满的幸福。
    故乡的石磨,还是那盘石磨,只是变成了岁月里的乡愁;碾碎的小米面还是那小米面,只是幻化成了一根无形的线,在烟火岁月里,系着在外打拼人的思念与牵挂。(作者单位:义马市公安局交警大队)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汴路136号院
邮编:450004 电话:0371-86178060 传真: 0371-86178007
技术支持:北京有图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有图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