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系列报刊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5-02-17
2025-02-17 第09版:新春走基层
大 |
中 |
小
同庆新春 共护安宁
——河南法治报2025年“新春走基层”精彩镜头扫描
作者:□本报编委会 来源:河南法治报 字数:5965
春节期间,洛阳市洛邑古城内张灯结彩,年味浓厚。 河南法治报记者刘俊锋摄影报道
近期,洛阳铁路公安处邓州东站派出所精准部署警力,主动服务春运返程群众,力保群众平安出行。 河南法治报记者李文卿通讯员郭琨 刘一 摄影报道
2月10日,正月十三,马街书会在宝丰县精彩开幕。本报记者王富晓在现场采访拍摄。 河南法治报记者杨勇摄影报道
春节期间,非遗打铁花表演在许昌市灞陵桥景区精彩上演,当地派出所民警辅警在景区站岗执勤,守护群众平安。 河南法治报记者胡斌通讯员王东方摄影报道
2月12日,正月十五,浚县古庙会社火表演精彩纷呈,民警辅警在现场默默守护。 河南法治报记者王富晓摄影报道
序篇
精彩纷呈的社火表演,各种庙会上的热闹景象,大街小巷的张灯结彩,刚刚过去的春节年味浓厚,处处彰显着欢乐祥和的氛围。
春节期间,全省公安机关启动高等级勤务,日均投入警力4.2万余人次,全面加强社会面巡逻防控。从繁华都市到偏远乡村,从交通要道到旅游景区,处处都能看到公安民警忙碌的身影。
河南法治报记者在深刻感受年味的同时,更看到了包括公安民警在内的政法干警忙碌的身影、坚定的眼神。广大政法干警用忠诚和奉献守护着万家灯火,让人民群众度过了一个平安祥和的春节。这一切都透露着政法干警对职责的坚守和对人民的深情厚谊。
2025年“新春走基层”活动开展以来,河南法治报精心组织,数十名记者编辑积极参与其中,将笔触对准基层民生,用镜头定格追梦身影,生动展现中原大地欣欣向荣、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美好景象,赞美这个伟大时代的美好春天,为河南“四高四争先”战略吹响新春奋进的号角。
喜庆篇年味浓浓温情满满
春节,这个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文化积淀的节日,如同一幅绚丽的画卷,缓缓展开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间。当冬日的寒意逐渐被春日的暖阳所取代,当大街小巷挂起了红灯笼,贴上了春联,春节的气息便悄然弥漫在每一个角落。从除夕夜的守岁到初一的拜年,从舞龙舞狮到庙会灯会,每一个习俗都承载着深厚的喜庆内涵。春节期间,家家户户贴春联、挂灯笼,祈求来年的平安与幸福;孩子们穿上新衣,戴上新帽,象征着新的开始;长辈们给晚辈发压岁钱,寓意着祝福与期望。
办年货,过大年,是老百姓最开心的事。本报记者见证了小镇的拥堵。尉氏县水坡镇,高大的地名牌坊,在明媚的阳光下,古朴厚重而又有现代感。年轻的帅哥靓妹,戴着鸭舌帽,穿着时尚短袄,笑着从身旁擦过,未及细打量,便挤进人海。尉氏县公安局水坡派出所辅警高伟伟说,农历腊月二十五后,回乡的外地车明显增多,“大家都回来过年了,挣到钱了,好啊”。
1月31日,正月初三,新密市米村镇雪花纷飞,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街头巷尾洋溢着欢声笑语。然而,新密市公安局米村派出所社区民警张雪的“年味”与群众的安全连在一起。上午10时许,在辖区的6个烟花爆竹售卖点检查消防和安全之后,张雪与和盛嘉园社区居委会党支部书记白爱芳一起,带着慰问品来到孤寡老人赵石柱家中。一进门,她就关切地询问老人的身体状况,并仔细检查了家中的电器和燃气设施是否安全。赵石柱拉着张雪的手说:“闺女,这大过年的还惦记着我……”
雄狮舞麒麟,家家迎新春。1月20日,兰考县小宋镇郭店村的乡村大舞台广场上一片欢腾。灵动矫健的麒麟欢腾舞动,激昂的鼓乐声响彻四方,一支麒麟舞表演队正在这里热火朝天地加紧排练,全力备战即将到来的县里组织的迎新春文艺演出。麒麟舞传人、麒麟舞艺术团团长侯学阳难掩激动,欣喜地向前来回访的兰考县检察院检察官分享喜悦。因为此前兰考县检察院深耕公益诉讼检察领域,通过创新“检察+文旅”非遗保护机制,全力守护文化古迹、非遗瑰宝等文化资源,才使得这项几近失传的国家级非遗项目重获新生。
高跷踩起来,日子步步高。春节期间,内黄县西街社区高跷队紧锣密鼓地进行排练表演。随着铿锵有力的锣鼓声,传承人李尧踩着高跷走上了独木桥,在两米高的椅子上表演翻滚、倒立等绝活,现场传来观众的阵阵叫好声。内黄县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何阳在排练现场走访了解非遗项目——踩高跷的传承情况。开封市禹王台区检察院干警精心组织的文化活动,邀请小朋友探寻非遗项目——面塑艺术的魅力。这既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也传承和弘扬了传统文化。
1月21日,本报记者跟随安阳市法院法官到李老汉家中进行案后回访,并为其送去春联、窗花等物品,帮李老汉将大红窗花贴上窗子玻璃,李老汉笑得合不拢嘴。
2月10日,郑州市公安局金水分局联合多部门,在郑州记忆·油化厂创意园区举办“元宵节猜灯谜、做灯笼、抽盲盒”公安普法宣传活动。百余个融入法治元素的创意灯笼挂在园区,大屏幕循环播放的《魔童反诈小课堂》与禁毒宣传片吸引群众驻足观看。
普天同庆,关爱无边。鹿邑县检察院驻所检察室干警为缓解在押人员的思亲之情,营造安全祥和的节日氛围,使每名在押人员都能感受到年味。除夕当天,干警深入监区,与在押人员一起包饺子迎新年,期望他们能踏实改造,早日与家人团聚。一盘盘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饺子被送到在押人员手上。品尝着自己亲手包的饺子,大家深受触动,眼眶泛红。
喜庆就是春节的最大特点。在广大群众人人参与和共同奉献的欢声笑语中,亲情在流淌,爱意在升华,喜庆在春节长假达到了高潮。
欢乐篇 非遗瑰宝璀璨熠熠
春节的欢乐,不仅在于那份久违的团圆与重逢。无论是远在他乡的游子,还是忙碌了一整年的都市白领,春节长假都为他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契机,让他们能够放下手中的工作,享受那份令人沉醉的放松与享受。假期期间,人们暂时告别了工作的压力、生活的琐碎,尽情地投入到各种娱乐活动中。各种非遗文化表演活动,各类传统庙会,都会让大家乐在其中、流连忘返。孩子们自由了,暂时放下沉重的课业,笑声回荡在天空中;家人情侣去看电影,逛街购物,或是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春节期间,洛阳市洛邑古城成为热门去处。洛邑古城被灯光装点得如梦如幻,身着汉服的游客穿梭在灯火阑珊的街巷中,仿佛穿越千年而来。在这里,唐代酒肆、宋代商铺交相辉映,小桥流水、青砖黛瓦一步一景。正月初六,恰逢立春,游人如织,一派欢乐祥和。一段激昂的国风舞蹈,将传统的拜塔祈福仪式变得更加精彩,让这里的年味愈发浓郁。文峰塔下,文昌君用朱笔在少年儿童的眉心点朱砂开智慧,引得人们追捧。这波传统新年仪式感把盛唐时期的文化韵味演绎得淋漓尽致。拜年祈求的福气、喜气、财气,让每一个人的脸上溢满发自内心的微笑。
2月10日,正月十三,国家级非遗——“世界最大规模的民间曲艺大会”马街书会在“中国曲艺之乡”和“中国魔术之乡”——宝丰县杨庄镇马街村精彩开幕。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天南海北的艺人与观众如潮水般涌入马街村那600亩广阔的麦田,这里作为马街书会的主会场,承载着无数曲艺人的梦想与期待。他们以天为幕,以地为台,只为弘扬曲艺文化,在麦田中唱响属于曲艺人的浪漫。河南坠子的苍劲、三弦书的铿锵、山东快书的爽利,相互交织成一首首美妙的曲艺乐章。数十万曲艺爱好者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涌来,共同欣赏这场曲艺盛宴。
浚县正月古庙会以其千年历史和丰富多样的民俗展演吸引了数以百万计的游客。被誉为“华北第一大古庙会”,其社火表演、大平调、非遗技艺和美食市集等汇聚一堂,形成了壮观的场景,展现了庙会的盛况和中原年味的独特魅力。正月十六的浮丘山庙会更是热闹非凡,30多支社火队伍在古城和两山间巡演,为游客带来了无与伦比的震撼。
记者的镜头和笔触所展现的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活动,不仅向人们展示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更营造了节日的欢乐气氛。这些欢乐不仅是对辛勤工作付出的奖赏,也将永远成为人们美好的记忆。
守护篇 警在身边群众暖暖
“娜姐,我想去滑雪。”“可是等你有空儿的时候,雪已经化了呀。”“我想早点回家,陪家人吃个团圆饭。”“可是等你到家的时候,他们早都睡着了呀。”
…………
“当了警察,好像这一年的四季变化都和我无关。”“好像是的呀,你是警察,是停不下来的。因为警察是正义的化身,是黑暗中的光芒……”
上面这些对话,是本报春节假期期间剪辑的短视频《正是有了警察,才有了岁月静好》中的内容。短视频中,呈现了一名警察同一名警察家属的对话。随着另一名警察“出警”的呼喊,他们的对话还没有结束,这名警察已经起身奔赴警情现场。
万家团圆时,总有一些人坚守岗位,默默奉献。在农历乙巳年新春佳节期间,本报记者深入基层,在群众的欢声笑语中,在庙会的热闹熙攘中,在感受浓浓的年味中,见证全省政法干警的默默守护。本报记者将镜头对准节日期间坚守岗位的基层政法干警,记录他们的奉献与担当,致敬新春最美“敬业福”。
春运首日,本报记者来到郑州东站采访,在人来人往的客流中,随处可见正在巡逻防控的铁路民警。本报记者看到在车站候车大厅、进出站口等重点区域增加12名警力,确保秩序安全;每日安排4名便衣警力,加大对站内盗窃、扰序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在客流高峰时段,他们还专门抽调10名警力,随时待命,根据客流情况动态调配,确保关键部位警力充足。
1月22日,鄢陵县法院法官走进辖区新科梅园,向花农了解蜡梅的销售情况,解答花农经营中遇到的法律问题。1月29日,大年初一,汤阴县公安局出入境接待大厅内,民警坚守岗位,为群众提供办证服务,让群众“有事而来,满意而归”,开开心心过新年。
大年初一20时,开封万岁山景区依旧热闹非凡。正在巡逻的开封市公安局龙亭分局北郊派出所所长徐金斌接到所内紧急传来的警情:来自湖南的游客小王在游玩时不慎将手机遗失。徐金斌二话不说,火速赶赴现场,一边安抚焦急万分的小王,一边耐心细致地询问事情经过。民警辅警兵分两路,最终在景点桃花岛附近找到了小王的手机。
在洛阳市洛邑古城春节文化庙会上,一抹抹藏蓝身影格外醒目,他们就是守护祥和安全的洛阳公安民警。“小朋友,不要乱跑,跟紧爸爸妈妈!”“老人家,您慢点走,注意安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公安民警的警徽在闪耀,他们一边维持秩序,一边热情地为游客提供帮助。
在马街书会现场的各个入口处,民警认真疏导交通和人群,确保书会秩序良好。在书会的主要表演区域,民警、辅警则穿梭于人群中,维持着现场秩序,引导观众有序观看演出,时而轻声提醒,时而耐心解答观众的疑问,那亲切的笑容和周到的服务,让观众感受到了深深的温暖。
2月2日5时,当整个城市还沉浸在睡梦中时,安阳市公安局北关分局曙光路派出所民警张士江已在李家庄蔬菜水果市场与商户攀谈起来。他细心观察着水果市场的每一个角落,仔细查看有没有安全隐患,还时不时地为忙着搬运的商户搭把手。西平县公安局柏亭派出所所长王勇霖,大年初一帮一名男子找到了走丢的孩子。濮阳市公安局华龙分局孟轲派出所民警开展全天候巡逻,防范火灾等安全隐患。襄城县公安局组织警力深入景区开展巡逻防范、安全宣讲、维护秩序等工作,为游客提供暖心服务。南阳市公安局卧龙区公安分局扎实开展巡逻防控工作,组织警力24小时值守,全力筑牢辖区安全防线,用“警察蓝”守护“平安圆”。
正月初五,周口市川汇区关帝庙新春庙会热闹非凡。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本报记者看到一队身着“火焰蓝”制服的消防员正在巡逻执勤。他们穿梭在人群中,目光敏锐地观察着周围的动态,不时停下脚步,向游客发放消防安全宣传单,讲解敬香防火的重要性。
正月十五元宵节,浚县举办闹元宵社火表演。舞龙、舞狮、高跷等20余个社火表演项目,吸引了30余万名游客观看。为保障社火表演顺利进行,浚县县委政法委组织协调以县公安局为主,县法院、县检察院、县司法局等部门参与现场安保工作,提前制订完善社火表演安保方案,确保游客能安全有序观看表演。
1月28日,春节假期第一天,周口市淮阳区法院开展集中执行行动,以强有力的执行措施,当天执行完毕案件5件、执行和解案件4件,执行到位金额27.5万元,回应了人民群众期盼。正如开封市祥符区法院执行局局长朱荣宝所说:“阖家团圆的关键时刻,恰恰是我们执行工作的黄金时机……全面加大执行力度,只为全力兑现胜诉当事人的权益。”
1月31日,我省雨雪天气如期而至,加之临近春节假期集中返程时间,交通安全风险交织叠加。为防止引发严重交通拥堵、车辆滞留等突出问题,全省交警尽锐出战,机关民警下沉一线,开展大流量疏堵保畅、恶劣天气应急保通、情满旅途服务群众等工作。
这些瞬间汇聚而成的画面,传递的是团圆的喜悦,映照的是春节的平安和有序。警情少了,社会更加安宁了、出行更加便捷了……每一个人都在感受着身边的变化、心中盘算着新年的打算,都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信心。
致敬篇 爱心拳拳光芒闪闪
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笔触传递感动。“新春走基层”是新闻战线的优良传统,也是河南法治报每年春节期间报道的重头戏。本报记者深入基层一线,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笔触传递温暖,推出了一系列有温度、有深度、有力度的新闻报道,生动展现了平安生活、欢度春节美丽图景,真实记录了基层干部群众欢度春节的喜庆祥和氛围,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厚的平安底色。本报记者跟随民警体验了他们春节期间值班备勤、巡逻防控、服务群众的工作日常,展现了基层民警舍小家为大家,守护万家平安的奉献精神。
在河南警营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离开家乡来到河南,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用青春和热血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安宁。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假期,他们放弃归乡团聚,选择坚守在工作岗位,用忠诚和担当守护社会安宁和百姓安康。他们说:“河南,也是我的家。”本报用一个整版的篇幅,报道了7名家在外省的公安民警春节假期在岗奉献的故事,向他们表示由衷的敬意和感谢!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本报记者始终把镜头对准基层群众,关注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用笔触传递法治温暖力量。本报记者跟随交警、交通执法人员,深入春运一线,报道了各地各部门为保障春运交通安全所付出的努力,展现了广大交通民警坚守岗位、无私奉献的精神。同时,进一步拓展报道的视野,推出了《开拍》《春节我在岗最美护水人》《村医光辉的除夕》等,以独家视角报道特殊的群体和个体在春节中的精彩一幕,展现发光发热、在岗奉献的不平凡精神。
河南法治报在做好传统文字报道的同时,积极创新报道形式,运用图片、视频、融合报道等融媒体形式,通过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方式,生动展现各地欢度春节喜庆景象,展示政法干警尤其是公安民警“春节我在岗”、守护群众平安祥和过大年的风采,增强了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新春万业开工致敬政法干警》《看见年味中的警民情》等视频作品,用镜头展示了对政法干警的赞颂和致敬之情。本报微信公号连续8天推出了《辞旧迎新法治护航》融媒体产品,在传播春节文化习俗、向广大受众送上新春祝福的同时,通过短视频的方式提示大家如何学法懂法、平安祥和欢度佳节。
尾声
行走中原大地、感受万家灯火。从浚县正月古庙会社火巡演的热闹非凡,到宝丰马街书会的大舞台的铿锵喧闹;从和美家风的传承到洛邑古城唐风汉韵的精彩,从喜看乡村振兴新气象到城市街头门店的平安有序经营,无不展现了新时代的美好春天的蓬勃生机。
河南法治报“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是新闻工作者践行“四力”要求的生动实践,也是新闻媒体服务大局、服务群众的具体体现。这些报道既展现了基层法治建设的生动实践和显著成效,也记录了基层干部群众欢度春节的喜庆祥和氛围,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厚的法治底色,凝聚了奋进新时代的强大精神力量。
“只有‘融进去’,才能烹制新闻大餐;只有身到现场、用心感受,才能挖掘到鲜活素材,才能生动记录广大群众、政法干警为梦想拼搏的奋斗印迹。”本报记者王富晓深有感触地说。
(本文执笔:河南法治报记者刘俊锋)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汴路136号院
邮编:450004 电话:0371-86178060 传真: 0371-86178007
技术支持:
北京有图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历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