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1-08 第12版:平安焦作
| 大 | | 中 | | 小 |
|
|
刘玲调解工作室:既要以法服人更要以情动人 |
|
|
作者:□河南法治报记者刘俊华 通讯员刘春润 来源:河南法治报 字数:1069 |
|
|
|
昨日,在修武县法院诉前调解中心,融融暖意扑面而来,焦作市首家以转聘书记员名字命名的刘玲调解工作室的负责人刘玲正在调解案件。 据悉,自2023年7月成立以来,刘玲调解工作室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007件,其中595个案件的当事人当场自动履行并申请撤诉、412个案件的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 45岁的刘玲已经在法院工作了23年,从告申庭(立案庭、审监庭)、民事审判庭,到行政审判庭、执行局,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 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纠纷的快速化解,让刘玲对做好诉前调解工作的信心越来越足。事故发生在2020年8月,秦某在交通事故中受伤,因需要多次住院治疗,伤残等级鉴定一拖再拖,事故赔偿也随之一推再推。2024年,秦某起诉相关责任方,要求赔偿各类费用共计83.21万元。刘玲在熟悉案情、确认事实的基础上,帮助各方当事人分析利害得失,并耐心开导劝解。经过反复调解,秦某与相关责任方达成和解协议,获赔72万元,这起交通事故纠纷终于画上圆满句号,秦某也专程送来锦旗表示感谢。 既要以法服人,更要以情动人。“许多纠纷都是在多次调解未果的情况下,无奈才走上诉讼之路,所以我必须全力化解纠纷。”刘玲说,自己印象最深的,不是涉案金额巨大或者法律关系复杂的案件,而是那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却更加考验调解员的耐心和智慧。 郇封镇某村村民赵某和杨某,由于宅基地垫土问题发生纠纷。杨某的宅基地地势低洼,建房时只能取土垫高,为了保证房屋地基安全,杨某垫土时往旁边的空地外扩了3米。后来,这块空地成为赵某的宅基地,杨某觉得自己花钱垫的土方应该有所补偿,而赵某却不愿意出这笔钱。问题虽说不复杂,但双方当事人各执己见,纠纷始终得不到实质性化解。2024年5月,赵某向法院起诉,要求杨某立即清除宅基地上所垫的土方。刘玲认真查阅卷宗、调查走访,并组织双方当事人和村干部进行现场勘查。 刘玲告诉河南法治报记者,调解案件时自己并不急于先发表意见,而是耐心倾听双方当事人叙述事情经过,让双方当事人把该说的话都说完,再帮他们权衡利弊。 “根据事实,清除土方对你们都不利,赵某适当补偿杨某的方案最可行。”最终,在刘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分析下,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意见,赵某现场一次性支付杨某4500元并撤诉。 “与诉讼相比,调解更加简捷、省时、经济,有利于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让双方当事人既解‘法结’又解心结。”修武县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孙艳表示,该院将以刘玲调解工作室为依托,不断完善诉前调解机制、简化工作流程,持续加大诉前调解力度,努力把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以高质量调解筑牢社会和谐之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