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1-02 第05版:县区新闻
| 大 | | 中 | | 小 |
|
汝阳县法院切实发挥司法保护职能 |
以能动司法守护绿水青山 |
|
|
作者:□郎松涛马涛栗小茜/文图 来源:河南法治报 字数:1319 |
|
|
|
巡回审判现场(资料图) 汝阳县法院环境资源法庭于2023年1月18日正式揭牌成立,集中管辖豫西山地丘陵生态区(汝阳县、汝州市、登封市、新密市、上街区)5个县市区的第一审环境资源案件。如何将保护豫西山地丘陵生态区的生态环境与践行“两山”理念结合,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为实现环境资源高质量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是汝阳县法院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构建联合保护体系,汝阳县法院充分发挥环境资源司法职能,健全完善生态环境司法保护联动机制,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凝聚生态环境保护的法治合力。 协同共治提效能凝聚合力筑屏障 2022年11月,汝阳县法院与县政府召开生态环境保护府院联动会议,统一办案尺度,推动问题研商,强化司法、执法协作。 2023年5月,该院先后到5个集中管辖地法院就环资案件集中管辖后的甄别、立案、移送、信访、巡回审判、府院联动、建立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进行交流对接。为进一步深化跨区域协作,认真履行集中管辖职责,2023年7月,汝阳县法院召开豫西山地丘陵生态区环境资源案件集中管辖推进会,与其他5家法院联合建立了《集中管辖司法协作框架协议》,一年多来,协作机制实体化、实质化运行顺畅,为切实保护好豫西山地丘陵生态区生态环境夯实了基础。 能动司法显助力生态修复有可为 2024年2月,在办理一起污染环境案件时,承办法官判后联合环保部门到污染现场,督促危险废物经营企业对数百吨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时,汝阳县法院积极推进生态环境协同治理,针对审判实践中发现的生态环境保护突出问题,及时形成司法建议。2024年,该院向各级行政机关发送司法建议3件,均得到妥善处理。 巡回审判走基层以案普法零距离 2024年6月4日上午,汝阳县法院环境资源法庭组成七人合议庭对一起破坏野生植物资源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进行巡回审判。被告人王某私自采挖野生兰草,并在快手平台公开发布兰草视频,后通过微信转账以每株1000元的价格出售给许某,后该兰草死亡。经鉴定,王某所挖兰草为蕙兰,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共计23株。庭审中汝阳县法院邀请专家辅助人员对野生植物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以及区域分布进行了介绍,法官结合案件当庭教育被告人敬畏自然、敬畏生命,责令其自觉履行修复义务,引导被告人从生态环境破坏者转变为守护者。 职能延伸多维度司法护航守青山 汝阳县法院环境资源法庭与洛阳市中级法院联合发布全省首份水资源司法保护令,与县检察院、县林业局成立淮河流域(汝阳县)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警示基地,与县农业农村局、县公安局、县检察院、县水利局等部门共同启动2024年淮河流域汝河段禁渔期专项整治行动,全力营造“不敢捕、不能捕、不想捕”的法治氛围。2024年11月,该院环境资源法庭副庭长杜海洋被最高法评为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成绩突出个人。 汝阳县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晓辉表示,生态环境事关民生福祉,豫西山地丘陵生态区司法保护工作任重道远。汝阳县法院将持续发挥环资审判司法能动作用,践行好环境资源审判的协同性、预防性、公益性理念,积极拓展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的广度和深度,切实发挥生态环境司法保护职能,以能动司法守护绿水青山,筑牢生态司法屏障,共建美丽豫西山地丘陵生态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