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24-12-26 第10版:天平专版 | 大 | | 中 | | 小 |  |  | ■执行故事 |  | 生蚝摊旁的等待 |  |  |  | 
						
						|  |  | 作者:□河南法治报记者王玥通讯员王惠姗  来源:河南法治报  字数:1369 |  |  |  |  |  |  |  | 
						|     暮色降临,夜市摊位的灯光依次亮起。一家烤生蚝摊位上,摊主刘某正忙碌地烤制着美味的生蚝。烟火缭绕中,他熟练地翻转蚝壳,撒上调料,递给排队等待的顾客。大家不知道的是,刘某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被执行人。(一)
 “喂,是海警官吗?我找到被执行人刘某了,他正在夜市上卖烤生蚝呢,你们快来。”临近下班,接到申请人张某打来的电话,郑州航空港区法院执行局执行干警海明晓立即约上同事,赶往被执行人所在位置。
 3年前,张某和刘某发生运输合同纠纷,后诉至郑州航空港区法院。经法院组织调解,刘某承认拖欠张某运费5000元,但表示自己没有能力履行,承诺会想办法筹措资金,于2024年年底前按月分期偿还,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让张某没有料到的是,拿到调解书后,自己并没有如期收到付款。多番催促后,刘某一直以生意周转不开为由拖延。眼看快到年底,张某只好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干警向刘某送达了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等相关法律文书,督促其主动履行还款义务。刘某随即支付了到期的两笔款项共计2000元,但之后又出现了到期未履行的情况。
 接到张某提供的刘某行踪线索后,海明晓和两名同事立即赶赴现场。看到正在摊位前忙碌的刘某,为避免影响其生意,执行干警没有立刻上前,而是静静地站在一旁,等待顾客逐渐离去。
 (二)
 晚高峰逐渐过去,顾客们一个个离开,热闹的烤生蚝摊终于安静下来。这时,海明晓走上前去。看到执行干警,刘某的眼中闪过一丝紧张。
 “现在摊位没有顾客了,咱们聊聊你这个案子的情况。”海明晓说道。刘某微微点头,转过身对摊位后小桌子旁的孩子说:“你先等会儿,爸爸有点事到旁边处理一下,马上回来。”
 二人来到停在街边的警车旁,刘某说:“再给我点儿时间,我一直在想办法解决。”海明晓说:“你也体谅一下申请人的难处。5000元拖了3年,人家还同意你分期给付,你却一再失信……”
 刘某犹豫了一下,解释道:“我现在每天烤生蚝,收入不稳定。我愿意还钱,不过需要时间。”海明晓听后,将刚刚用手机拍的摊位收款码展示给刘某看:“我看你生意还不错,这个收款码为啥不用你的名字注册?”
 刘某眼神闪烁,故作镇定地说:“那是我亲戚的二维码,我只是借用一下,最近我自己的收款码出了点问题。”海明晓问:“真的是借用?咱们对一下这个收款码上的交易时间。”
 刘某开始有些慌乱,结结巴巴地说:“我……我……”海明晓盯着刘某的眼睛说:“你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这种逃避执行的行为是违法的,你要明白这样做的后果很严重。”
 刘某沉默了一会儿,小声地说:“我也是没办法,我还得顾家,只是想缓一缓,拖一拖。”见刘某袒露了心声,海明晓劝道:“我理解你的困境,但逃避不是办法。我看咱家孩子还小,他需要一个勇于担当、重信守义的父亲作为榜样。再说了,你的失信行为可能会影响孩子的未来,你好好考虑一下,孰重孰轻?”
 (三)
 刘某低下头,陷入了沉思。片刻过后,他默默地拿出手机,说道:“海警官,你说得有道理,没有人跟我推心置腹地说过这些,我仔细考虑了一下,确实是我短视了。我这里有一些流动资金,现在就把欠的钱还了。”
 在这个微风吹拂的夜晚,在街道旁柔和的灯光下,被执行人刘某如释重负地告别执行干警,回到摊位旁继续做自己的生意,而申请人张某也终于顺利拿到了追讨3年的运费。那一刻,海明晓他们再次深深地体会到,执行工作虽然辛苦,但有着实实在在的意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