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4-12-10 第16版:法治中国
| 大 | | 中 | | 小 |
|
|
“保险+期货”立新规
赋能“三农”大市场 |
|
|
作者:试行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720 |
|
|
|
日前,中国期货业协会发布实施《期货公司“保险+期货”业务规则(试行)》。这是“保险+期货”业务领域的首份行业自律规范性文件,核心就是牢牢守住业务风险底线,更好赋能“三农”大市场。 “保险+期货”业务事关农民切身利益,加强规范是为了更好地大展拳脚,将服务“三农”做得更精更细更实。 “保险+期货”,就是农民通过保险公司购买农产品价格险或收入险,保险公司向期货公司购买场外期权,转移赔付风险,最后由期货公司通过期货市场对冲价格风险锁定收益。对农民来说,如果农产品价格或农户种植收入不及预期,就能得到赔付。 “保险+期货”在保障农民收入、转变农业风险管理方式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还创新发展出“保险+期货+订单农业”“保险+期货+银行”等服务模式,形成了多方位“三农”金融服务体系。 此次新规是中期协在中国证监会指导下,总结近10年的经验教训,对实践中暴露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的行业自律规范。中期协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规范主要针对当前“保险+期货”总体呈现出规模为先、粗放发展的现状,缺乏统一明确的工作规范、服务“三农”的质效还不够高、可持续性有待进一步增强等问题,强调正本清源、规范发展,明确底线要求。 禁止以夸大预期成效、隐瞒交易风险、非标准化期权非正常定价报价等方式承揽项目;禁止以任何形式单独或者合谋开展资金空转、脱实向虚以及其他不具备保障意义的项目;禁止通过项目进行利益输送、损害涉农主体合法权益或者套取涉农财政补贴资金……坚持问题导向,新规明确期货公司“保险+期货”业务的各类禁止行为。 为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新规还明确了业务的自律检查机制,对违反规则规定或者证券期货相关行政法规及部门规章的行为,提出了具体处理措施。 (据新华社北京12月9日电)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