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4-12-02 第10版:法治视窗
| 大 | | 中 | | 小 |
|
|
赔偿保证金提存助涉罪未成年人回归 |
|
|
作者:河南法治报记者马建刚通讯员王飞陈凯平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790 |
|
|
|
本报三门峡讯(河南法治报记者马建刚通讯员王飞陈凯平)河南法治报记者昨日获悉,11月25日,刘某某和光某某顺利通过附条件不起诉考察期,灵宝市检察院对二人作出不起诉决定。 2023年8月,16岁学生刘某某与17岁的光某某,伙同他人多次盗窃摩托车,后被警方当场抓获。 案件移送至灵宝市检察院审查起诉后,刘某某、光某某认罪悔罪态度诚恳,但被害人因被盗摩托车部分损坏,提出1.8万元的赔偿要求,远超犯罪嫌疑人预期,双方僵持不下。 经深入研究与审慎考量,该院检委会决定启用赔偿保证金提存程序。刘某某与光某某分别将6000元赔偿款存入灵宝市公证处指定账户。在随后召开的不公开听证会上,承办检察官向被害人悉心阐释赔偿保证金提存制度的法律意义与适用流程,最终使被害人态度缓和,与犯罪嫌疑人达成和解。该院依法对两名犯罪嫌疑人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 随后,检察院积极开展帮教工作,帮助刘某某重返校园。光某某考察期结束后,也顺利入职建筑工地,开启崭新人生。 此外,灵宝市检察院还针对该案中未成年人违规骑行摩托车的问题制发检察建议,召开专项整改会议,推动相关单位开展未成年人安全出行专项行动,教育劝导113名违规骑行未成年人,约谈多家共享单车企业;研发法律监督模型,与公安机关协作,监督处罚23起未成年人无证驾驶机动车行为;组织多元法治宣传活动,组建家庭教育公益巡讲团,让法律知识进校园、入社区,沁润人心。 视点 刑事案件赔偿保证金提存制度,主要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于轻微刑事案件,当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有赔偿意愿且具备赔偿能力,但因赔偿数额协商不一致或矛盾激化等原因暂时未能达成和解协议时,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可以自愿向检察机关提出申请,提存一定数额的赔偿保证金。检察机关通过赔偿保证金提存制度化解纠纷,通过综合帮教体系引导涉罪未成年人回归正途,并利用大数据赋能与综合履职促进社会治理,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