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4-12-02 第03版:法眼观澜
| 大 | | 中 | | 小 |
|
独具只眼 |
让农民工获得感成色更足 |
|
|
作者:□李治群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908 |
|
|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的意见》,进一步促进农民工高质量充分就业,推动农民工市民化高质量发展。(据《人民日报》) 意见分为四个部分,共14条。其中明确提出,要稳定和扩大农民工就业、维护农民工劳动保障权益、促进进城农民工均等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等。意见再一次从制度层面加强了对农民工的保障,目的是让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就业是民生之本。农民工利用农闲或者把土地流转出去后外出务工,就是想要换个赛道继续发展。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拿到心仪的酬劳,是每一名农民工的朴素愿望。这就要求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多措并举,不断拓宽农民工就业渠道,优化场地、金融、税收等政策,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随着技术的发展进步,不少岗位的从业标准也在不断迭代升级,有关方面要聚焦农民工求职意愿和技能培训需求,发挥行业企业、院校、公共实训基地等作用,帮助农民工提升技能,胜任新的就业岗位。 劳动保障怎么样、劳动报酬能不能及时兑现、出现了劳务纠纷如何处理等,都是农民工关心的话题。意见强调,要督促企业遵守劳动合同、劳务派遣、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等有关制度,规范企业用工管理;要完善根治欠薪长效机制,加强农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庭、农民工法律援助绿色通道等建设,推动农民工参加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 出得来,留得下,发展得好, 是进城农民工追求的目标。离开家乡到城镇,总想尽快安定下来;感觉到城镇的友好度不错,有的还想在那里安家,也想把父母、孩子接过来一起生活。这就要求地方完善相关政策,加强配套设施建设,真正让农民工把务工地当成第二故乡,爱上第二故乡。意见提出,要进一步放开放宽城镇落户限制,加强随迁子女教育保障、住房保障,促进农民工就地就近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等,提升农民工市民化质量。 意见出台后,各地应不折不扣地落实,学习借鉴其他地方好的做法,弥补自身的短板不足,从长处着眼,从细节入手,多听听农民工的心声,给他们创造一个施展本领的空间,给他们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让他们对务工地心生欢喜,充满憧憬,使他们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底色更浓。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