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系列报刊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4-11-27
2024-11-27 第03版:重点阅读 大 |  中 |  小 
《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办法(草案)》二审稿:

注重培育沿黄旅游品牌

作者:□河南法治报记者林栋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805
    为贯彻落实黄河保护法,推进我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11月26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听取了关于《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办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审议修改情况的报告。较今年9月的一审稿,此次二审稿有哪些值得关注?
关键词:滩区迁建
    为贯彻落实省委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问题,草案针对滩区迁建作出规定,省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的部署要求,有序安排黄河滩区居民迁建。滩区沿线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具体组织落实滩区居民迁建,加大财政支持,探索运用市场化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滩区居民迁建。
关键词:生态修复
    我省黄河流域矿山生态修复任务重,部分企业履行生态修复责任不到位,历史遗留矿山面积大,草案增加了关于矿山生态修复和治理体系建立、采矿人责任义务以及历史遗留矿山修复等相关内容,其中规定采矿权人应当依法履行矿山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责任,消除地质灾害隐患,复垦土地,恢复植被,防治污染。
关键词:滩区产业
    我省黄河滩区面积大、人口多,受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限制,产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草案规定,黄河滩区沿线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引导滩区群众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因地制宜推动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绿色牧业等多元化发展,促进滩区农业增效、就业增加、农民增收。
关键词:融合发展
    为了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草案增加文化产业与农业、水利、制造业、旅游业等融合发展的内容:“黄河流域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以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为重点,合理利用黄河流域特色文化资源,发展新型文化创意产业,促进黄河文化产业与农业、水利、制造业、交通运输业、服务业等深度融合。”同时规定,黄河流域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注重培育沿黄旅游品牌,推出寻根问祖、文明探源、华夏古都、中国功夫等具有黄河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打造体现黄河历史文化、黄河特有风貌的特色精品旅游线路和新型文化业态。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汴路136号院
邮编:450004 电话:0371-86178060 传真: 0371-86178007
技术支持:北京有图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有图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