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2024-11-25 第07版:法治视窗
| 大 | | 中 | | 小 |
|
|
数字赋能破解空壳公司治理难题 |
|
|
| 作者:河南法治报记者张东实习生李梦华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821 |
|
|
|
|
|
|
本报开封讯(河南法治报记者张东实习生李梦华)“我们会持续加大对犯罪嫌疑人利用空壳公司实施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通过高质效检察履职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筑牢更有力的法治保障。”11月22日,通许县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第二检察部主任涂贺荣向河南法治报记者讲述不久前该院办理的一起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时说道。 2023年底,该院在办理涉虚开骗税类案时,发现部分犯罪嫌疑人利用自身或冒用他人身份信息、虚构注册地址等手段,虚假登记,成立空壳公司。这些空壳公司极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实施诈骗、偷逃税等违法犯罪行为,扰乱经营秩序,损害国家、社会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对此,该院积极促进数字技术与检察业务深度融合,构建涉税类空壳公司监管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以数字赋能监督,借监督推动治理。 该模型通过检索企业名称、纳税人识别号、社会信用代码等关键词,梳理涉案公司名称,然后将其与市场监管部门的企业登记信息比对,获取涉案公司更详细信息,再与税务部门的企业纳税信息、人力社保部门的企业参保信息相结合,从而筛选出未交税、无参保的空壳公司线索。 监督线索生成后,该院依据检察职能开展融合监督,开启空壳公司治理快车道。针对摸排出的16家纳税参保异常公司,该院以检察建议为切入点,建议市场监管部门开展空壳公司治理专项行动。同时,该院与公安、市场监督管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税务等相关职能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围绕协同治理空壳公司展开讨论协商,会签实施意见,建立空壳公司治理协作配合工作机制。 据介绍,下一步,该院将按照“个案办理—类案监督—社会治理”的大数据法律监督路径,持续完善空壳公司监管类案监督模型,为优化营商环境不断贡献检察力量。 视点 近年来,我省各级检察机关以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助力提升监督办案质效,数字赋能“四大检察”成效显著。通许县检察院运用数字化法律监督手段,在空壳公司治理领域积极创新,促进多方协同治理社会问题,实现营商环境行政、司法保护的共赢。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