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4-10-25 第03版:法治关注
| 大 | | 中 | | 小 |
|
|
偷拍摄像头背后的案与法 |
|
|
作者:□策划:河南法治报记者樊满江李治群 执行:河南法治报记者禹梦茜嘉宾:新郑市检察院政治部副主任赛艳 河南中砥律师事务所律师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2533 |
|
|
|
新婚夫妻入住湖北省仙桃市某酒店被偷拍、河北省石家庄市几家民宿安装偷拍摄像头……此类事件持续引发热议。近年来,人们在酒店、民宿或公共场所被偷拍的事件时有发生。此类行为不仅侵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还引发了行业信任危机。10月23日,河南法治报记者围绕此类案事件,邀请法律界专业人士,对偷拍涉及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解读。 ■新闻事件 A新婚夫妻入住酒店被偷拍 10月10日,有网友反映,其和新婚丈夫于10月7日入住湖北省仙桃市某酒店,在退房离开后发现婚戒可能遗忘在酒店,于是返回酒店寻找。在调取视频查看时,发现酒店员工半夜将一根电线从房门底下伸向房内。因怀疑遭到偷拍,该网友报警求助。 后经警方调解,报警人与酒店员工已达成和解,并获得了精神损失赔偿。酒店老板称,目前,该员工已经不在酒店上班,因比较年轻,由其家长带回家了。 B视频博主发现民宿藏摄像头 9月23日,有博主发视频称,在河北省石家庄市的几家民宿内发现多个偷拍摄像头。视频显示,涉事博主及其团队按照网友举报线索,来到一家民宿,利用检测设备进行调查,确定偷拍摄像头藏在该民宿一房间的空调管道缠线内。 视频还显示,涉事博主团队被多名民宿经营者围堵,身上的拍摄设备也被夺去。对方将涉事博主团队推搡至无公共视频覆盖的安全通道,进行辱骂、殴打和恐吓,还一路追赶。随后,当地民警到场后,带博主一行到派出所了解情况。 9月24日,石家庄市公安局新华分局发布警情通报,将涉嫌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的3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并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据潇湘晨报、法治日报、九派新闻) 1偷拍者将承担民事责任,情节严重者构成犯罪 “偷拍现象的背后可能隐藏着一条复杂的黑色产业链,包括生产、销售、安装针孔摄像头,售卖直播视频、照片,销售淫秽视频,发布网站并引流,或对当事人敲诈勒索等。”赛艳检察官告诉河南法治报记者。 她说,根据涉案情节不同,安装针孔摄像头进行偷拍的行为人可能涉及以下三种责任: 一是民事责任。偷拍行为严重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肖像权和名誉权等权利,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行为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酒店经营者、管理者或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也应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相关网站或者直播平台未尽到严格审查的注意义务,主动传播偷拍视频的,技术人员及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二是行政责任。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三是刑事责任。非法生产和销售、非法使用相关偷拍设备的行为人,可能构成非法生产、销售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和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行为人通过远程操控进入他人自行安装的摄像头后台信息系统,对他人的私密空间进行偷拍偷录并自行观看,情节严重的,应按照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追究刑事责任。如以非法获利为目的,用偷拍的视频要挟他人,索取财物,则可能构成敲诈勒索罪。此外,若不法分子将偷拍内容上传至网上贩卖或传播,根据偷拍内容,可能构成传播淫秽物品罪或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 2民宿业主的法律责任主要取决于对偷拍行为是否知情 据石家庄警方通报,本案中民宿业主并未直接参与偷拍设备的安装。对此,史玉倩律师表示,若民宿经营者事先不知情,也可能对客房内的偷拍行为承担补充责任。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宾馆、商场、银行、车站、机场、体育场馆、娱乐场所等经营场所、公共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若民宿经营者直接参与了偷拍设备的安装,或明知房间内存在偷拍设备但不管不问,则需与偷拍者共同承担直接侵权责任。若其直接参与安装的行为符合相应的犯罪构成要件,则可能承担刑事责任。 3被侵权人可向多个主体请求民事赔偿 被偷拍者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对此,史玉倩提醒,遇到此类情况,被偷拍者应及时留存相关证据并向公安机关报案;造成损失的,可通过民事诉讼,向偷拍设备的安装者、涉事场所的管理者、经营者以及相应的网络平台主张赔偿。 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人格权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权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因人身权益或者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受到侵害,自然人或者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据此,被偷拍者可以要求偷拍行为人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也可以视具体情况主张精神损害赔偿。涉事场所的管理者、经营者如果知情,被偷拍者同样可以要求其承担上述责任。 网络平台对于用户上传的图片、视频等应尽到合理审查注意义务,发现涉嫌偷拍的图片、视频,应及时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否则将与上传偷拍图片、视频的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4铲断偷拍黑色产业链需多方努力 赛艳告诉河南法治报记者,目前,针孔摄像头等小型摄像设备在市场上容易获得,安装简单灵活且易隐藏,使得偷拍行为更加隐蔽。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为偷拍内容的传播提供了便利,无疑助长了黑色产业链发展。 此外,违法者道德和法律意识淡薄、现行法律监管存在漏洞、电子数据不好固定、被害人基于隐私等原因而不愿配合取证等因素,都将导致此类案件取证难、查处难。 公民隐私不容侵犯,遏制偷拍行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努力。赛艳建议,有关部门要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隐私权的认知,鼓励举报偷拍行为。酒店、民宿从业者应强化管理责任,尽到安全注意义务,使用专业设备,严格查房,及时发现并清除窃听、窃照设备,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升服务质量和信誉。网络平台可通过图像识别、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对涉及隐私的图片和视频进行过滤、移除,并设立违规用户“黑名单”机制,平台之间合作共享违规用户信息。 最重要的是,要利用法律手段,从根本上遏制偷拍行业。立法机关需不断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执法机关应加大对偷拍行为的惩处力度,公安、网信、市场监管等执法部门要加强协作、重拳出击,加大对窃听、窃照专用器材不法交易的整治和监管力度,形成打击偷拍行为联动机制,共同打造尊重个人隐私的良好社会环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