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4-10-22 第08版:法治现场
| 大 | | 中 | | 小 |
|
看得见的贴心爱心 |
“走,到他家开庭去!” |
|
|
作者:河南法治报记者贾鹏虎通讯员张雨涵冯培源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481 |
|
|
|
本报濮阳讯(河南法治报记者贾鹏虎通讯员张雨涵冯培源)10月16日,某案件原告在审判庭门前苦等了两个多小时,只为给法官送上一面锦旗,说上一句:“翟法官,感谢你让我和孩子的生活有了新希望。” 原来,在一起离婚诉讼案件中,濮阳市华龙区法院孟轲法庭法官走进了当事人家中,巡回审理该起案件。据悉,2015年3月,原告、被告办理结婚登记,婚后育有一女。现原告以双方性格不合、夫妻感情破裂为由,诉至华龙区法院,要求离婚。 办案过程中,承办法官了解到被告目前因腿部受伤在家休养,行动不便,难以出庭。“走,到他家开庭去!”为保障双方当事人权益及庭审顺利进行,法官在征得双方同意后决定把法庭搬到当事人家中,就地开庭审理。 在两个小时的庭审中,法官耐心听取了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和意见,坚持穿透式审判思维,找准矛盾症结所在。最终,法官判决原告、被告离婚,女儿由原告抚养,现判决已生效。 让群众看得见信得过 迈出去的是脚步,带回来的是民心,这已不是翟法官第一次上门开庭。从坐堂审案到送法上门,法官积极用群众听得懂、看得见、信得过、靠得住的方式化解矛盾纠纷,有力打通了基层法院司法便民的“最后一公里”。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