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4-09-30 第07版:与人民同心 与法治同行
| 大 | | 中 | | 小 |
|
|
鲁山县司法局用法治担当护航高质量发展 |
|
|
作者:□河南法制报记者何永刚通讯员张晓伦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1459 |
|
|
|
“以往有法律问题时都要专门找律师咨询,现在通过扫描‘一码通’二维码,司法局的工作人员就为我们提供了免费法律咨询服务,比以前方便太多了。”日前,“一码通”首位受益人鲁山县汇源街道某企业负责人李先生通过鲁山县司法局助企法律服务“一码通”,使企业的问题得到了迅速解决。这仅仅是鲁山县司法局把法治为民的理念落实到工作中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局践行法治为民理念,努力让法治成为百姓幸福生活的最亮底色。 A树牢“大司法行政”理念擦亮为民爱民底色 法治的根本目的,是要保障人民的美好幸福。 鲁山县“府院联动”相关工作先进经验在全市交流,群众利益得到保障。与此同时,作为全市唯一一家设在司法行政机关的基层立法联系点,鲁山县司法局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和法治需求,为上级的地方立法提供合理化建议50余条,让民意“直通车”驶上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快车道”。 法治的根基在人民,民之福祉,法之所系。 该局加快整合优化各类法律服务资源,初步建成了一个中心、25个站点、555个工作室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通过健全法律援助服务“绿色通道”、实施老弱病残当事人预约服务等措施,全力做好法律援助服务;全面推行公证事项证明材料清单书面一次性告知制度,开展“上门服务”“优先服务”等一系列贴心的举措,让优质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出门可见、触手可及”。 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越织越密,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鲁山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也荣获了“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集体”。 B开展大服务惠企活动 做实便民惠企举措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 为更加便利企业寻求公共法律服务,8月19日,该局推出助企法律服务“一码通”。企业通过手机随时随地填报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法律问题,经后台甄别过的数据第一时间与司法局相关业务科室对接,以专班督办、专人反馈的形式订单化回应企业法律诉求。 “我们既能为企业提供相对普惠、均等的公共法律服务,也可以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法律服务。”鲁山县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高长见说。 根据企业不同需求,该局还链接专业力量,6月5日,在县交通运输局会议室开展以“法律援助惠民生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办实事”为主题的普法课堂以及现场法律咨询活动,龙云律师事务所律师陈剑锋阐释涉及新业态劳动者的重点法律知识,用典型案例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讲好维权课,实现公共法律服务由“万金油普法”向“订单化普法”转变。 C完善大调解工作格局 夯实安民护民基础 “拆迁款也分配好了,以后还都是亲戚。”8月5日,在汇源街道矛排中心,一起因拆迁引发的家庭纠纷在司法所、派出所和法律顾问的共同努力下得到解决。 该局建成了县、乡、村三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中心,搭建起党委统揽,“中心”为重点,基层法庭、派出所、司法所联动化解为支撑,驻村民警、村居法律顾问、村级专职人民调解员共同调解的一体化矛盾纠纷调处网络和普法宣传网络,促进司法资源向“中心”汇集、解纷合力向四方延伸。 在实现县、乡、村调解组织全覆盖的基础上,该局积极推动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同时主动与各部门、乡镇(街道)对接,指导建立一批“小而精、专而细”的调解工作室,发挥辐射带动作用,逐步形成“一乡(镇、街道)一品牌”的调解工作室格局。汇源街道橄榄绿调解室被评为“平顶山市特色品牌调解室”,观音寺乡调委会被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未来乡村议事厅”被评为“全省普法依法治理优秀案例”…… 该局将坚守为民服务初心,以满足人民群众法治需求为目标,把每一项法治惠民举措当成一道考题,把每一个办实事活动当成考场,以法律服务的生动实践书写出一份满载为民初心的圆满答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