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4-09-26 第04版:优化营商环境 强化法治保障
| 大 | | 中 | | 小 |
|
|
“检察护企”我省走出“1+1+N”特色之路 |
1月至8月,办理各类涉企案件2621件;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办理涉知识产权案件989件 |
|
作者:河南法制报记者吴倩通讯员吕峰张叶青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2074 |
|  | | 辉县市检察院检察官来到棉纺公司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李蕊摄 |  | | 长垣市检察院检察官到企业查看关于大气污染物处理和排放的整改进度
李蕊摄 |
|
|
|
何为“1+1+N”? 第一个“1”:指开展民营经济司法保障专项监督; 第二个“1”:指在全省检察系统开展监督质效不高、监督不力、监督不规范行为专项整治活动,着力纠治就案办案、机械司法、监督不实等问题,增强涉企案件办理质效; “N”:指各业务条线经过调研摸底确定的专项监督活动,更加精准对接企业发展司法需求。 郑州市二七区检察院在查办一起涉企执行裁定失职案中,通过对案涉民事执行案件加强监督,依法推动执行回转,帮助某公司挽回损失2500余万元……案件背后是检察机关始终依法履职、全力推动“检察护企”专项行动向纵深发展、向实处着力的积极努力。 “检察护企”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省检察机关认真贯彻落实最高检部署要求,着力提高“检察护企”的主动性精准性针对性实效性,用实际行动书写了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合法权益、助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检察答卷。 频亮实招 全省检察机关办理各类涉企案件2621件 今年1月至8月,全省检察机关办理各类涉企案件2621件,摸排“挂案”234件,已清理175件。 检察护企,重在“护”,要在“实”。如何提升检察护企实效?河南检察机关频频亮出实招。 3月29日,全省检察机关“检察护企”专项行动暨民营经济司法保障专项监督工作推进会召开,省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段文龙对专项行动作出安排部署,要求全省检察机关提高政治站位,突出问题导向,聚焦重点领域,健全办案机制,强化业务管理,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涉企案件。 据省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牛晓丽介绍,省检察院制订印发了《河南省检察机关“检察护企”专项行动暨民营经济司法保障专项监督实施方案》,包含16条细化措施,努力通过依法惩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侵犯各类经营主体合法权益犯罪,全面加强诉讼监督,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打击、监督、保护、治理等职能作用。 据省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田凯介绍,我省把“1+1+N”系列监督活动作为贯彻落实专项行动安排部署的自选动作,从而走出了有具有河南特色的“检察护企”之路。 精准办案 强化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 全省检察机关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通过全面加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今年1月至8月,共办理各类案件989件。 推动“检察护企”专项行动走深走实,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涉企案件是基础。 2022年9月,张某某找到郑州某公司的销售经理宋某某,二人预谋后,未经该公司同意,非法使用该公司某注册商标标牌贴在31台蝶阀上。经查,宋某某销售给张某某假冒注册商标的蝶阀31台,销售金额为60285元,张某某销售上述蝶阀,销售金额为65850元。2023年11月17日,郑州市上街区公安局以张某某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宋某某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向郑州市管城回族区检察院移送审查起诉。 为查明真相,承办检察官开展实地走访调查,详细对比,确定了涉案商标系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的与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并以此为基础对涉案金额进行了准确界定。 “宋某某是我们的业务骨干,希望司法机关能对其从轻处罚,给他机会继续为企业出力。”郑州某公司负责人说。检察官了解到,二人积极认罪悔罪,及时向企业赔偿损失,结合案件审查情况,从保护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对二被告人作出相对不起诉处理决定。今年2月,管城区检察院通过行刑衔接机制,将二被告人违法线索移交行政机关,建议对二人进行行政处罚。今年5月,郑州市上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二人分别作出15万元至25万元不等的处罚。 数字赋能 完善检察护企法律监督保障机制 据了解,全省检察机关持续强化数字赋能“检察护企”法律监督保障机制,积极探索研发针对不同领域的监督模型,协调推动执法司法数据共享共用,提升监督效能。 目前,全省有涉企“挂案”清理等两个监督模型在最高检平台上架推广,另有两个监督模型在省检察院上架推广。全省检察机关利用全国、全省上架推广模型发现线索4891件,立案或成案131件。 “没想到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执行款就全部要回来了,感谢检察机关……”7月8日,鹤壁市山城区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刘骁在对平顶山市某环保设备公司电话回访时,该公司负责人说。 4月3日,鹤壁市检察院依托涉诉企业“异常注销”工商登记民事检察监督模型,发现一条山城区法院对已被注销的被执行企业某水泥公司采取财产查控措施的监督线索,遂移交山城区检察院办理。4月10日,山城区检察院依法受理该案。 检察官多方走访调查核实,发现在执行案件立案之前,该水泥公司已经被河南省某水泥公司合并,并于2023年12月7日核准注销。4月16日,山城区检察院向山城区法院发出检察建议。6月14日,山城区法院进行书面回复,采纳检察建议,已告知该环保设备公司依据相关法律规定申请变更被执行人。之后,该环保设备公司申请执行的160余万元款项已执行到位。 为进一步强化法律监督工作,鹤壁市检察院研发了涉诉企业“异常注销”工商登记民事检察监督模型,通过数据碰撞,精准查找经营主体不适格导致司法活动不当的案件线索。目前,该院依托该模型已初筛出监督线索47条,立案审查相关案件9件。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