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系列报刊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4-09-24
2024-09-24 第14版:平安信阳 大 |  中 |  小 

检察能动履职守护淮河安澜

作者:河南法制报记者杨占伟通讯员王慧慧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1124
    本报信阳讯(河南法制报记者杨占伟通讯员王慧慧)9月19日,息县检察院第四检察部副主任徐梦群向河南法制报记者介绍,息县检察院围绕“打造息县淮河生态廊道”这一地方特色,积极服务淮河流域生态经济带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果。
加强联合巡查确保整治效果
  为书写淮河流域生态保护大文章,该院建立“河长+检察长”工作协作机制,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和行政执法部门的联动作用,建立完善联合巡查、共拉清单、协调整改、共同验收等机制。该院与县水利局、县河长办紧密配合,对淮河流域进行联合巡查,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分类处理,确保整治效果。
  淮河(息县竹竿河入淮口至桃花岛段)航道疏浚及岸线整治工程主要为桥区航道疏浚,全长2.89公里,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航道疏浚工程、护岸工程、航标工程、交叉工程、环保绿化、水土保持、临时工程等。息县航道疏浚及岸线管理整治工程本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但在施工过程中,疏浚出的河砂未得到及时有效处理,大面积占用了河道,影响了淮河干流行洪。
    针对上述问题,6月12日,息县检察院向相关行政单位发出检察建议,并积极联合相关行政单位,通过水上巡查、现场查看等方式,对河砂占用河道管理范围的整改情况进行查看,仅用12天的时间就将侵占河道的河砂转运完毕。
加强案件办理严打违法犯罪
  该院加强涉淮河生态案件办理,持续开展淮河流域违法犯罪行为专项整治活动,依法从严打击在淮河干流禁渔期非法捕捞破坏渔业资源的犯罪行为;针对盗伐淮河生态廊道内林木、破坏生态环境的犯罪行为,主动引导公安机关侦查取证,积极协调县法院在淮河岸边进行公开审理,并邀请当地村民旁听,让群众了解禁止非法捕捞的法律规定和违法后果,同步开展法治宣传2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册,从源头上预防违法犯罪行为。
加强行刑反向衔接形成监督合力
  该院坚持做深做实做细行刑反向衔接工作,提升检察工作质效,以办理涉淮河干流反向衔接案件为契机,做实“检护淮河”,维护好淮河干流禁渔制度;以专业化推动淮河保护刑事司法与行政执法有机衔接,带动执法司法全过程主动履职、主动接受监督,探索出一条检察监督助力淮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有效路径,总结出检察工作激发行政履职的融合经验。
加强机制建设深化区域协作
  该院深入贯彻淮河流域(息县段)生态保护协作配合工作机制,着力破解“上下游不同行、左右岸不同步”的治理难题,与河长制办公室签署《关于建立淮河生态保护协作配合工作机制的意见》,建立联席会议日常联络机制、重大情况通报案件报备机制、协作配合联合开展专项执法机制、意见落实结果反馈机制、生态资源破坏风险研判机制、公益诉讼检察监督专家咨询机制,构建起跨行政区域办案与属地化检察治理联动机制,共治环境破坏顽疾,共享生态保护成果,保障区域检察协作常态化开展。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汴路136号院
邮编:450004 电话:0371-86178060 传真: 0371-86178007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