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系列报刊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4-09-18
2024-09-18 第16版:检察天地 大 |  中 |  小 

濮阳市华龙区检察院行刑反向衔接治理“空壳公司”

作者:河南法制报记者吴倩通讯员王磊王倩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911
    本报讯(河南法制报记者吴倩通讯员王磊王倩)记者昨日从濮阳市华龙区检察院获悉,为贯彻落实最高检“检察护企”专项行动部署要求,全面强化诉源治理,华龙区检察院以一起行刑反向衔接案件为切入口,依托“府检联动”机制与行政部门,整顿“空壳公司”,共同营造安商护企法治化营商环境。
    案件还要从4年前说起。2020年1月至3月,李某芳、梁某枫分别注册了濮阳某某商贸有限公司、某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通过高某印将两家公司的营业执照、对公账户转卖给李某某,李某某利用这两家公司实施了虚开增值税非法活动。后高某印因涉嫌买卖国家机关证件被公安机关抓获。
    2024年6月12日,华龙区检察院行政检察部在办理高某印买卖国家机关证件一案行刑反向衔接案件过程中,发现了李某芳、梁某枫注册公司后将公司营业执照、对公账户等转卖用于非法活动的行为。这种“空壳公司”并非个案。行政检察部经汇报后决定依职权进行监督,并邀请人民监督员全程监督。
    华龙区检察院能动履职,对近年来办理的涉企、涉税案件进行系统性梳理,对“空壳公司”注销情况进行筛查。行政检察部办案检察官刘培强、王倩、李文旭通过梳理发现,3年来该院办理的一些同类案件中,也存在着“非法转卖营业执照”的情形。他们梳理出相关案件线索98条,并筛查出6起涉嫌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犯罪案件,其中有21家公司涉及注册后转卖的情况。这一类“空壳公司”的对公账户一经开通便用于跑分转账洗钱虚开,沦为虚开增值税、电信网络诈骗、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产业链中的工具。
    6月26日,行政检察部检察官分别到市、区两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调取了濮阳市某某商贸有限公司、某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的公司登记材料,并查询了公司的社保缴纳、税务缴纳情况。为进一步核实涉案公司的注册地址是否真实存在,7月3日,检察官还到两家涉案公司进行了实地查看。
    9月中旬,行政检察部依法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加强对各类市场主体的登记审查及管理,并对涉案“空壳公司”进行清理;同时就公司注册登记流程、信用监管方式、监管存在的漏洞、“空壳公司”治理路径、难点等问题进行交流,对涉案企业经营存续情况、相关单位监管方式及监管成效进行了解,以确保“空壳公司”得到有效净化。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汴路136号院
邮编:450004 电话:0371-86178060 传真: 0371-86178007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