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系列报刊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4-09-06
2024-09-06 第14版:法治故事 大 |  中 |  小 

浪子回头金不换

作者:□河南法制报记者张东实习生李梦华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810
    曾经的电诈“工具人”,如今却成了一名反诈志愿者,小伟的这种身份转变,彰显了检察机关满满的护“未”温情。
    2022年12月,小伟在网上浏览兼职信息时,被一则广告吸引了眼球。他满心好奇地联系发布者,得知只需向指定手机号码发送信息或者添加好友,让别人扫码下载并注册App,就能在“虚拟币”交易平台上获得“虚拟币”并提现。
    通过对方的描述,小伟隐隐察觉到这是违法犯罪行为,可一想到能多挣些钱,他还是心存侥幸,做起了这份“兼职”,最终从中获利18000余元。
    2023年12月,小伟因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移送至开封市祥符区检察院审查起诉。检察官仔细审查后发现,小伟作案时还是未成年人,属于初犯、偶犯,且他已经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危害性及严重后果,主观恶性较小,有良好的悔罪态度,自愿认罪认罚,还主动退出了违法所得。综合考量之后,该院依法对小伟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
    为帮助小伟重回人生正轨,该院“阳光树”未检工作室的检察官联合司法社工,专门为他制订了一套考验期帮教计划,全方位地帮助小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他的法治意识,帮助他提升自我认知和社会适应能力。
    在考验期内,小伟积极参与检察机关组织的各类法治教育活动,深入学习反诈知识,还主动加入反诈普法宣传队伍,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意义。
    “这是检察机关精心制作的预防网络诈骗宣传手册,大家可千万别相信天上会掉馅饼……”今年8月,在该院“阳光树”未检工作室组织开展的帮教活动现场,小伟结合一个个具体而生动的案例现身说法,向同龄人讲述网络诈骗的危害以及实用的防诈技巧。同时,他还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反诈小贴士和警示信息,帮助更多人提高警惕,避免落入诈骗陷阱。
    目前,小伟已经顺利通过了半年的附条件不起诉考验期,站在了新生活的起点上。小伟承诺,会珍惜检察
              机关给予的这来之不
              易的机会,改过自新。
              他还说,只要勇于面对
              错误、积极改正并努力
              回馈社会,就能赢得尊
              重与认可。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汴路136号院
邮编:450004 电话:0371-86178060 传真: 0371-86178007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