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4-09-06 第14版:法治故事
| 大 | | 中 | | 小 |
|
|
和气生财 |
|
|
作者:□河南法制报记者李杰通讯员豆晶雪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713 |
|
|
|
常言道“教会徒弟饿死师傅”,8月20日,鹤壁市山城区法院就审理了一起发生在师徒之间的纠纷案件,经过法官多次调解后,这场师徒纠纷被妥善化解。 事情还得从今年年初说起。被告得知原告有卤制品的配方,据说效益不错,就托朋友介绍,在原告处交了学费,成了原告的徒弟。 师傅为了确保自己的生意不受影响,就与徒弟签订了一份《技术转让合同》,约定了竞业条款,限制徒弟的经营区域。如果徒弟违反该竞业条款,就要承担赔付违约金的责任。可就在师傅把配方和进货渠道全部传授给徒弟后不久,徒弟就在师傅开店的同一个市场摆起了摊位。 说好的不能影响自己的生意,这怎么还把摊儿摆到自己“门口”了?这可气坏了师傅。几番协商无果后,师傅一气之下,于7月3日将徒弟告到了法院。承办法官接到该案后,认为这件事不能“一诉了之”。本着妥善化解矛盾的目的,承办法官组织双方进行了调解。 调解现场,双方各执一词。师傅认为,合同里明明写了徒弟的经营区域,如今徒弟把店开得这么近,影响了自己的生意,简直是“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徒弟也挺委屈,师傅“忽悠”自己签竞业条款,学了本领却不能在热闹地段开店,这学费不是白交了吗? 承办法官及时转变思路,考虑到徒弟在限制经营区域经营的时间很短,若按照合同约定的违约金条款,将承担远超过其营利所得的违约责任,且纠纷也不利于师徒二人在市场里的口碑。为了促成双方实质化解矛盾,法官采用“背对背”方式,多次与双方沟通,引导双方各让一步。经过法官耐心释法说理,师徒双方最终握手言和,达成一致意见:徒弟赔偿师傅一部分损失,双方解除合同;师傅同意徒弟继续用原来的配方和进货渠道独立经营。 “‘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是假,和气生财才是真啊!”签了调解协议后,师徒二人感慨地说。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