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4-09-06 第01版:头版
| 大 | | 中 | | 小 |
|
|
为遗址保护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
《郑州市双槐树遗址保护条例》10月1日起施行 |
|
作者:河南法制报记者王晓磊宋梦杰实习记者尹翔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540 |
|
|
|
本报讯(河南法制报记者王晓磊宋梦杰实习记者尹翔)昨日,记者从郑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郑州市双槐树遗址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条例》的出台,为进一步高水平保护双槐树遗址提供了更为有力的法治保障。 双槐树遗址,是指位于黄河与伊洛河交汇处,以巩义市河洛镇双槐树遗址点为核心的新石器时代大型聚落遗址。考古证实,该遗址是距今5300年左右经过精心选址的都邑性聚落遗址,被称为“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 发布会指出,通过地方立法对双槐树遗址予以保护,夯实遗址保护的制度基础,对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增强文化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条例》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立法实效,形式上,体例从简,一文到底,充分体现小切口和适用性;内容上,措施具体,针对性强,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法律责任上, 上位法已有处罚规定的,不再重复设定罚则,充分突出保护,体现地方特色。 今后将如何加强双槐树遗址的考古发掘和考古研究工作?郑州市文物局主要负责人表示,将统筹开展遗址全面勘探和重点发掘,增强考古工作的主动性和精细化程度,采用先进技术记录提取关键信息,加强多学科合作;加强多领域综合研究,加大考古成果研究整理、发表和出版力度,举办学术活动推出高水平研究成果。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