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4-08-30 第10版:河南法学会
| 大 | | 中 | | 小 |
|
|
春风细雨化烦忧暖心“周到”促和解 |
济源示范区法学会开展诉源治理打造“周到”调解品牌 |
|
作者:□河南法制报记者荆锐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1624 |
|
|
|
开栏的话 近年来,河南省法学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推进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推动基层服务站点建设创新发展,努力为党委政府分忧、为群众解难、为经济社会发展护航,在平安河南、法治河南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为进一步推动我省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与基层服务站点工作有机结合,更好地展示各省辖市法学会推进“首席”和基层服务站点工作取得的成效、呈现的亮点、积累的经验,自即日起,本报开设“首席+站点”之河南实践栏目,敬请关注。 阵地“建”起来,首席“忙”起来,站点“热”起来!近年来,济源示范区法学会天坛街道工作站扎实推进“首席+站点”工作,创新打造特色品牌——“周到”调解室,聘用长年奋斗在诉讼裁决一线的法学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周备中担任调解室主任,同时配备专职律师,吸纳村镇两级人民调解员等加入。有了首席专家当“主心骨”,辖区近七成涉法涉诉纠纷迎刃而解。 请来“首席”“强外援” 扩容解纷“朋友圈” 天坛街道是典型的城乡接合部和老工业基地,各类矛盾纠纷防范压力大、调处难度大。2022年,法学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兼顾事理、情理、法理,协调开展庭外调解,妥善解决了该街道辖区内一起久拖未决的租赁合同纠纷,百余家商户避免了被清退出场的命运,街道营商环境和社会稳定大局得到有效维护。 尝到“甜头”后,天坛街道办迅速跟进,全力推进诉源治理和“一站式”多元解纷平台建设。在天坛街道工作站筹备“法官调解室”,聘用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周备中,配套印发《天坛街道矛盾纠纷多元调解实施方案》,全面推进项目落地。同年8月,“周到”调解室正式挂牌,开启了天坛矛盾纠纷多元调解新篇章。 “‘周到’调解室将警员、调解员、律师和法官‘聚拢’到一起。日常调解中,他们各自发挥专业优势,形成法律和实践经验优势互补,提升了调解效率,提高了群众满意度。”济源示范区法学会天坛街道工作站有关负责同志介绍。 绘制共建“同心圆”打造解纷“金名片” “真没想到,调解室只组织两次调解,就把我们居委会的老大难问题解决了。”在天坛街道综治中心,小庄居委会治保主任吕会生连声向“周到”调解室调解员道谢。几年前,该居委会一对亲姊妹因父亲死亡赔偿金分配问题产生矛盾,因当事人意见不统一,该问题始终久拖未决。“周到”调解室接到居委会调解申请书后,联系居委会干部、办案民警和妇联相关人员共同参与,组织分析矛盾根源,制订调解计划,很快就将矛盾化解。 问题的成功解决得益于天坛街道创新的“三员两师两跟进”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模式。该模式统筹警员、人民调解员、律师、心理咨询师专班力量,建立“妇联+派出所”跟进回访、“民政所+法院”跟进办理两项机制,配合调解法官,为群众提供零距离、低成本、高效率的调解服务,筑牢社会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打造定分止争“调解金名片”,让群众遇到问题“知道来”,解决麻烦“愿意来”。 主动出击解纠纷 提升群众“幸福感” “以前遇到问题我们得自己找人解决,现在街道综治中心和基层服务站主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我们的头疼事在家门口就能得到解决。”今年年初,周备中多次带队到该街道辖区商贸城,现场协调论证,并最终促成该市场停车场门禁闸道规范化建设运营,获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为群众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是打造“周到”调解室的核心理念。在周备中和同事的共同努力下,现在的“周到”调解室不仅解决辖区里的涉法涉诉纠纷,还主动出击,及时准确把握群众对法律服务的新期盼、新要求,并因地制宜、科学灵活组织协调化解工作,真正把法律服务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结合辖区实际,调解室探索访、议、调、评“四言”工作诀,访民风民意、议群众诉求、调疑难案件、评化解成效。改变“坐、等”局面,为群众提供上门法律咨询、申请司法救助政策,不断开展“点、线、面”结合的立体普法。同时,调解室还负责法律咨询、普法宣传、法律培训、监督调解协议履行等工作,参与街道“法律明白人”培训工作,激发群众参与基层法治实践的内生动力,有力推进矛盾纠纷向和谐无纷转变。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