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4-08-19 第07版:县区新闻
| 大 | | 中 | | 小 |
|
|
“四个赋能”完善机制推动基层检察工作现代化 |
|
|
作者:□李慧织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932 |
|
|
|
建立健全“一体化”,赋能融合履职机制。检察履职不仅要求各部门资源共享,发挥机关整体力量;还要加强联系、注重联络,强化协同配合,内外融合发力,推动法律监督工作高质量发展。首先要坚持内部一体。充分发挥好领导引领、案管枢纽、部门牵头作用。其次要坚持上下一体。作为基层检察院“上下一体”,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请示报告工作。从单位层面来讲,在重要改革措施、重大部署落实、重要人事安排等方面,及时向上级院请示报告。从部门层面来讲,对于上级院交办、领办、督办、指定管辖的案事件和其他应当请示汇报的案事件,及时提请上级院审核、指导、把关。从个人层面来讲,对于履职中发现的案件疑难复杂、法律适用有争议、工作有外部阻力等情况,要积极主动地通过内部程序向上级请示报告。 建立健全“数字化”,赋能创新发展机制。基层检察院贯彻落实好数字检察战略,一是要廓清认识误区,数字检察不是检察信息化,也不能简单等同于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这是一项全院性、基础性工作。二是要做实数据整合,既要充分激活和利用好内部数据,也要拓展和合理使用外部数据,推动数据共享共用。三是要坚持重在应用,健全完善办案机制,让筛选出的监督线索尽快转化为具体案件和典型案件;对于相对成熟项目,要明确职责分工、强化应用管理,发挥好其应有作用。 建立健全“品牌化”,赋能争先创优机制。基层检察院要想在检察工作中领跑,除了业务工作领先外,更应该懂得品牌创新的重要性。一方面,基层院党组要发挥好“领头雁”作用,站位全局,围绕“四大检察”,抓好“一部一品”创建活动,抓选题、育亮点、创品牌,实现重点突出、梯次推进。另一方面,要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推介,着力扩大品牌的知晓度、影响力和美誉度。 建立健全“精品化”,赋能案例培育机制。一是要搭建学习体系,激活案例意识。认真贯彻最高检案例指导工作要求,对指导性案例或典型案例开展集中学习讲评,交流学习心得。二是要提高办案质效,厚植培育土壤。树立精品意识,办好每一个案件。三是要强化实践应用,加快效能循环。要求办案人员在案件审查报告中、提请检委会议题报告中等,都要说明适用指导案例情况,并将上述要求列入案件质量评查指标中,促进指导性案例的适用。(作者系郑州市中原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