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4-07-29 第14版:法治广角
| 大 | | 中 | | 小 |
|
谎称有“极广的人脉关系和强大的办事能力”,以“疏通关系”为诱饵诈骗 |
帮忙“捞人”实为“捞钱” |
|
|
作者:河南法制报记者何永刚通讯员李浩明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638 |
|
|
|
本报平顶山讯(河南法制报记者何永刚通讯员李浩明)“我能把人从看守所里捞出来,但是需要花点钱。”母亲因涉嫌违法犯罪被抓,儿子花钱找人从看守所“捞人”,近日,平顶山市湛河区检察院对谎称能“捞人”的犯罪嫌疑人刘某以涉嫌诈骗罪批准逮捕。 2023年底,小李因母亲涉嫌帮信罪被关押,担心母亲岁数大身心难以承受,于是就四处打听可能被处理的结果。整日发愁的小李在一场饭局中结识了被称为“大人物”的刘某,刘某在饭局中夸夸其谈,表露出“极广的人脉关系和强大的办事能力”,加上身边朋友的吹捧,让小李很是相信。 第二天小李找到刘某,希望刘某帮自己母亲办理取保候审,刘某欣然答应,拍着胸脯告诉小李包在自己身上。 当天下午,刘某就回信说事情可以办,但需要花钱“疏通关系”,心急的小李当即同意了要求。小李先给刘某拿去7万元钱,还有4条高档香烟。但钱花了,取保候审的事却杳无音信。 刘某一方面找各种理由说事情正在办,另一方面还在不停地向小李要钱。意识到自己被骗后,小李赶忙报警。刘某归案后,对自己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检察官在审查中发现,这些骗来的钱,无业的刘某已基本挥霍一空,他所谓的“办事能力”也都是他精心包装出来的,目的就是骗钱。 ■检察官提醒 近年来,类似的诈骗案件时有发生。犯罪分子之所以能得逞,正是利用了当事人法律意识淡薄和“捞人”心切的心理。检察官提醒:当遇到亲友被司法机关依法采取强制措施时,应保持冷静,切忌试图通过不法手段逃避法律制裁,要积极配合司法机关调查,不要陷入“花钱捞人”的骗局,以免人财两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