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4-07-22 第14版:法在身边
| 大 | | 中 | | 小 |
|
|
安装可视门铃引纠纷侵害邻居隐私需拆除 |
|
|
作者:□河南法制报记者王晓磊 通讯员王新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751 |
|
|
|
身边的事儿 2023年9月,家住郑州市中原区的温大爷出于安全考虑,在自家入户门上安装了某品牌的可视门铃。该可视门铃拥有“AI人脸识别”“2K红外夜视广角”“6米雷达侦测”等功能。 然而,此举却给对门住户李先生带来了烦恼。李先生认为,温大爷安装的可视门铃正对着自己家的大门,自己的个人隐私完全暴露在监控之下,严重影响了其正常居家生活和身心健康。 为此,李先生多次上门与温大爷协商,要求温大爷拆除可视门铃,但温大爷表示,安装可视门铃是出于安全考虑,拒绝了李先生的要求。几番争执后,双方矛盾越来越深。无奈之下,李先生向郑州市中原区法院起诉,要求温大爷拆除可视门铃并删除与李先生相关的全部抓拍图片及监控视频。 调解结果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陈红听取了双方的陈述和辩解,并查看了可视门铃之前采集到的视频,发现确实会对李先生的个人隐私和生活带来一定影响。为妥善解决邻里间的纠纷,陈红考虑通过调解的方式化解两家的矛盾。 在调解中,陈红从“远亲不如近邻”“以和为贵”等角度出发,引导双方树立和睦友爱的邻里新风尚,解开双方的心结。经过法官积极沟通、耐心调解,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意见,温大爷同意将可视门铃拆除,并当庭删除录入存储的监控图片及抓拍视频。调解协议达成后,邻里间的紧张对立关系得以修复,双方对此都表示 满意。令人意外的是,调解结案后,温大爷还特意送来一面锦旗 表达感谢。 法官提醒 近年来,智能可视门铃、电子猫眼等高科技产品很受大家欢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们对安全问题的焦虑,但也带来了一些新的困扰。可视门铃虽然装在业主的自有领域,业主主观上也不是为了偷窥邻居隐私,但如果设备拍摄范围超出了自有领域,记录和存储了他人个人信息,对他人的隐私造成了侵扰,也属于民事侵权行为。因此,安装可视门铃一定要考虑邻居的隐私安全,不要侵犯他人权益。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