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4-07-19 第11版:平安开封
| 大 | | 中 | | 小 |
|
|
筑网络保护防线 为青春保驾护航 |
|
|
作者:□河南法制报记者张东实习生李梦华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1541 |
|
|
|
核心提示 开封市祥符区检察院积极创新,充分发挥该院“阳光树”未检工作室青少年维权岗的独特优势,深入开展“权益岗在行动向电信网络诈骗说不”专项活动,全力为未成年人打造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悉心守护未成年人茁壮成长。 宽严相济分级干预彰显司法智慧 近日,开封市祥符区检察院收到一条线索,4名未成年人为了赚零花钱,在网络上发布售卖二手机的虚假信息,用收到钱款不发货的手段,骗取被害人6000元。 案件受理后,该院未检检察官详细审查了案卷,认为涉案4名未成年人犯罪情节轻微,又是在校学生,且取得了被害人的谅解,遂依法对涉案4名未成年人作相对不起诉处理。 对于未成年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该院推出一套针对性极强的分级干预办法。检察官根据涉罪未成年人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涉案金额、获得利益等情况,严格贯彻“宽容不纵容”的司法理念,对于积极主动策划,犯罪情节较重,主观恶性较大,属于主犯、惯犯的未成年人,依法予以惩治,做到罪责刑相适应;对于参与时间相对较短,主观恶性不大,诈骗数额相对较低,属于初犯、偶犯的未成年人,综合考虑其认罪态度、悔罪表现、退赃情况及再犯可能性,依法适用附条件不起诉或者相对不起诉,并联合司法社工进行跟踪帮教,为他们回归社会预留通道。 2023年以来,该院对在涉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起主要作用的2名未成年人提起公诉,对情节较轻的7名未成年人分别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和相对不起诉决定。其中,涉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5名未成年人返校读书,2名未成年人顺利就业,取得了良好的矫治效果。 检警协作临界预防筑牢防护堤坝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只有靠自己双手挣来的钱,才能用得安心。”“希望你们能够牢记教训,严格遵守法律,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回报父母。”近日,该院与区公安局携手开展涉罪未成年人训诫活动,引导4名涉罪未成年人深刻认识自己的错误,告诫他们要做遵纪守法的公民。 为了避免涉罪未成年人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该院未检检察官对辖区内2021年以来未达刑事责任年龄不予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进行摸排,发现一部分未成年人还在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边缘徘徊。 经过磋商,该院与区公安局共同建立“临界预防检警协作机制”,在公安民警宣读行政处罚决定书时,检察官有针对性地以案释法,从而加大训诫力度。 今年以来,该院通过“临界预防检警协作机制”,共开展联合训诫8次,引导涉罪未成年人深刻认识自己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和严重性,形成“个案惩治+全面预防”的未检工作格局,当好青春“法治护航员”。 普法宣传源头预防播撒法治种子 “这个基地太有趣了,我在不知不觉间就学到了好多法律知识,以后要做个知法守法的好公民!”近日,该院在朱仙镇启封故园内打造的“阳光树”绿荫守护基地成了不同学段学生的热门“打卡”地。 今年2月,“阳光树”绿荫守护基地投入运行,设置了以案释法、互动点播、模拟法庭等多个展区,通过巧妙的色彩搭配以及声光电的融合,把法律知识融入有趣的情境,体验性、趣味性、互动性十足,实现法治教育从“输出式”的说教变成“牵引式”的学习,让青少年对法律知识、法律实践和法律价值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为营造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良好氛围打下了坚实的法治基础。 普法宣传是该院未检检察官的“必备技能”。为持续提升未成年人普法工作质效、从源头预防涉未成年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该院未检检察官建立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精心制作一系列普法短视频,剖析电信网络诈骗的手段,讲述诈骗背后的故事,介绍预防诈骗的方法,并充分利用“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广泛宣传,同时联合教育部门在辖区中小学校转发播放,以“指尖上的普法”不断扩大未成年人“安全用网”教育辐射面,扩大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普法宣传的影响力和传播力,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普法宣传员”。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