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系列报刊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4-07-19
2024-07-19 第03版:法治关注 大 |  中 |  小 

暑假研学游怎样避坑?

作者: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1893
策划:河南法制报记者樊满江 李治群
执行:河南法制报记者尚迪
特邀嘉宾:河南中砥律师事务所律师吴建华
河南仟问律师事务所律师吴怀选
    暑期来临,种类繁多的研学游产品上线各大旅游平台。与传统的旅行不同,研学游面向的主体多为未成年学生,以体验式教育和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形式,内容重在“研”和“学”。随着相关市场蓬勃发展,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何选择科学规范的研学游产品,避免“游”而不“学”?在“游”的途中发生意外产生纠纷,又该如何维权?本报特别邀请了两位律师为大家解答相关问题。
■背景新闻
    根据原国家旅游局发布的《研学旅行服务规范》及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研学旅行活动的承办方应具有旅行社业务许可经营资质,研学旅行活动需配置一名项目组长,每个研学旅行团队至少配置一名安全员、一名研学导师、一名导游人员。
    然而,目前市场上部分经营者资质不全,安排的随队人员缺乏相应的资质能力。部分研学旅行出现“游而不学”以及研学体验质价不符的情况。
    2022年,“研学旅行指导师”已作为新职业被纳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但旅行指导师应接受何种培训、具备哪些素养、如何取得资质,尚需进一步论证实践。 (据《工人日报》)
经营研学游需具有法律资质
河南仟问律师事务所律师吴怀选:
    首先,经营“研学游”,应按照旅游法取得旅游主管部门的许可。旅游法第二十八条规定:“设立旅行社,招徕、组织、接待旅游者,为其提供旅游服务,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取得旅游主管部门的许可,依法办理工商登记:(一)有固定的经营场所;(二)有必要的营业设施;(三)有符合规定的注册资本;(四)有必要的经营管理人员和导游;(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第三十二条规定:“旅行社为招徕、组织旅游者发布信息,必须真实、准确,不得进行虚假宣传,误导旅游者。”
    其次,“研学游”的经营者应遵守民法典的相关规定,遵循诚信原则,恪守承诺。
    最后,“研学游”经营者应严格遵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向消费者提供有关服务的真实、全面的信息,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
河南中砥律师事务所律师吴建华:
    为应对灵活、新型、复杂的市场难题,除了旅游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法规外,我国一些经济发达地区还针对研学游出台了相关政策。例如,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于今年7月3日印发《浙江省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课程指南(试行)》,提出研学旅行课程是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形式之一,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与校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规划、有效对接。浙江省温州市教育局和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于2023年9月7日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市中小学研学旅行活动的通知》,对中小学研学旅行活动组织出行、服务资质和保障、收费及安全保障等方面作出规定,明确了人数和时间要求、对研学活动课程进行审核、规定收费原则和安全保障方案等,同时建立协同工作机制,以规范全市中小学研学旅行活动,确保其安全、有序开展。
    这些政策和规范性文件旨在推动研学旅行课程的规范化、专业化发展,完善规范管理机制,保障学生的研学旅行质量和安全。
选择研学游可遵循“五步法”
河南中砥律师事务所律师吴建华:
    消费者在选择“研学游”时,可遵循“五步法”,即查资质、看课程、问师资、签合同、买保险。
    ●查资质。可以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官方渠道查询企业的信用状况和经营范围,了解研学机构是否具有合法的营业执照、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等相关资质。
    ●看课程。看课程内容安排是否与宣传相符,是否具有教育性、科学性和趣味性。
    ●问师资。了解研学导师的资质和经验,以及是否具备相关的教育背景和专业知识。
    ●签合同。签订详细的合同,明确行程安排、服务标准、费用明细、退费政策、安全保障措施等重要条款。
    ●买保险。确认机构是否购买了足额的保险,包括意外伤害险、医疗险等,保障范围和理赔条件要清晰。
研学游产生纠纷可通过多种渠道维权
河南中砥律师事务所律师吴建华:
    消费者因研学游与旅行机构产生纠纷,或认为旅行“货不对板”、研学体验质价不符,可与研学旅行机构协商解决,提出合理的诉求和解决方案,也可以向当地旅游监管部门投诉、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寻求其协助调解。协商无法解决的,可以委托律师向法院提起诉讼。
    消费者应保存好所有与研学游相关的书面材料,如合同、宣传资料、行程单等,保存与有关机构沟通的聊天记录、电话录音等。如果在研学途中发生意外情况,可对现场进行拍照、录像,但要注意保留原始影像资料,不可对上述资料进行剪辑、修改。值得注意的是,在保留上述证据材料的前提下,一定要通过合法的渠道进行维权,以免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汴路136号院
邮编:450004 电话:0371-86178060 传真: 0371-86178007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