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4-07-17 第09版:检察天地
| 大 | | 中 | | 小 |
|
郑州行政检察基层行集中采访走进郑州航空港区检察院 |
行政检察履职 守护民生民利 |
|
|
作者:河南法制报记者吴倩通讯员高依然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991 |
|
|
|
本报讯(河南法制报记者吴倩通讯员高依然)近日,郑州行政检察基层行集中采访第六站走进郑州航空港区检察院。人大代表、有关单位、媒体记者共同聆听了该院检察官霍炎豪讲述的办案故事,了解行政检察在会同法院、行政机关依法推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方面的履职情况。 治理行政审判“程序空转” 2020年3月,灵活就业人员范某萍入职某电子公司,于同年7月在上下班途中因交通事故造成头部外伤、骶3椎体皮质性骨折、多处软组织损伤,被认定为工伤。2021年4月9日,范某萍被鉴定为十级伤残,但其向社保经办机构多次申请工伤保险待遇,未被受理,无奈于2023年9月诉至法院。随后,社保经办机构人员向范某萍口头承诺将及时受理,范某萍申请撤诉,但直至今年4月,该机构仍未受理。 今年1月,郑州航空港区检察院以“检护民生”为出发点,经数据筛查,发现包括范某萍案在内的数起案件原告因在庭前或庭审中接受被告口头承诺而撤诉,后行政机关长期未作出相应行政行为,行政审判“程序空转”,遂监督法院严格执行行政诉讼法规定的撤诉审查制度,并依托府检联动机制,共同研判工伤职工离职停保后保险赔偿法律政策适用问题,及时履职、全面排查、化解争议。社保经办机构主动排查同样情形的另外6案并一起办理,解决了7名职工工伤保险待遇43.5万余元。 优化多元监督格局 讲述办案故事后,该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任兵宣布发布《郑州航空港区行政检察白皮书(2022年-2024年)》,并介绍该院行政检察工作的做法及成效。据悉,近年来,该院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郑州航空港区“黄金十年”新机遇、“二次创业”新征程,持续拓宽监督线索来源,着力优化多元监督格局,在保障辖区发展建设、助力政府依法行政、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办理的一起行政非诉执行案被最高检、自然资源部联合评为土地执法查处领域典型案例。 府检联动破解“执行难” 会上,区政法委副书记杨永昌对该院行政检察工作表示肯定,并宣布建立郑州航空港区常态化府检联动工作联系机制。杨永昌指出,府检联动抓手在“联”、重点在“动”、核心在“效”。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聚力解决民生实事;要主动依托府检联动机制,协力解决行政执法难事;要积极创新机制,合力解决企业发展急事。各单位要凝聚合力,以府检联动“小切口”,推动全面依法治区“大格局”,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港区、法治港区、和谐港区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