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系列报刊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4-06-04
2024-06-04 第03版:重点阅读 大 |  中 |  小 

美丽河南新画卷写在碧水蓝天间

——2024年河南省六五环境日新闻发布会看点解读

作者:□河南法制报记者吴倩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2297
    昨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2024年河南省六五环境日新闻发布会。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李哲,副厅长王莹、刘志辉、王滔、赵杰,一级巡视员李维群参加新闻发布会,并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李哲表示,要全力推动历次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和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扎实开展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此前印发的《河南省贯彻落实〈关于推动职能部门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若干措施》,全方位压实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
建设美丽河南,做了哪些工作?
    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李哲表示,按照“十四五”深入攻坚、“十五五”巩固拓展、“十六五”整体提升的阶段安排,经过三个五年的努力,美丽河南将在2035年基本建成。
    李哲介绍,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省生态环境厅充分发挥好职能作用,在全面推进美丽河南建设进程中唱主角、挑大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科学统筹规划。省生态环境厅科学谋划,高起点高标准起草了《关于全面推进美丽河南建设的实施意见》,目前已经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并提请省委常委会待审议。
    ●系统推进落实。深入实施河南省推动生态环境质量稳定向好三年行动,突出蓝天保卫战重中之重,统筹推进碧水、净土保卫战,全力推动全省生态环境质量稳定向好。
    ●培塑先行样板。积极培育、挖掘、宣传、推广美丽河南建设实践典型,大力推进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幸福河湖等“美丽细胞”工程,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环境优美、城乡宜居、生态安全、保障有力的美丽河南建设新格局。
形成共建共享美丽河南的强大合力
    李哲表示,我省将加快推进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加快形成美丽建设新格局。推动《关于全面推进美丽河南建设的实施意见》尽早发布实施,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气候变化应对,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形成美丽河南建设新格局。
    ●加快形成梯次推进新样板。以开展美丽河南先行区建设为着力点,梯次推进打造美丽河南建设示范样板,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质保障等重大战略。
    ●加快形成治理攻坚新成效。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更高标准实施一批标志性行动和创新性举措,推动污染防治取得新突破。
    ●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新模式。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推进实施碳达峰行动,加快完善新型能源体系,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产业。
    ●加快形成齐抓共管新局面。建立健全美丽河南建设实施体系和推进落实机制,强化部门协同,深化地方实践,形成共建共享美丽河南的强大合力;鼓励基层单位开展绿色、清洁、零碳引领行动,把建设美丽河南转化为全社会行为自觉。
重污染天数同比减少2天
    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莹介绍,目前,全省各级各部门积极推动行动计划的全面实施。截至5月30日,全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PM2.5、PM10浓度同比分别下降1.7%、2.1%,重污染天数同比减少2天。下一步将重点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统筹协调。充分发挥省环委办牵头作用,统筹协调各级各部门,全面推动行动计划各项重点措施、工作要求落实落地。
    ●加强结构调整。产业结构方面,大力推进重污染企业搬迁等重点任务,助推绿色低碳转型;能源结构方面,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继续实施外电入豫,不断提升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交通运输结构方面,持续推进“公转铁”“公转水”,加快提升交通运输绿色低碳水平。
    ●加强重点防控。关注重点时段,紧盯夏季臭氧污染治理、秋冬季大气综合治理;严格扬尘污染防控,狠抓秸秆禁烧,持续推进清洁取暖,有效遏制面源污染。
    ●加强监督帮扶。严格执法监管,坚决依法严厉查处超标排放等突出环境问题;做好服务帮扶,对绩效引领企业、民生保障企业等,在满足环保标准要求的基础上,实施自主减排,全力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整治农村黑臭水体798条
    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志辉表示,近年来,我省在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和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中取得以下积极成效——
    ●筑牢了民生保障基石。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连续3年实现100%;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化解大型污染地块环境风险,守住了“米袋子”“菜篮子”。
    ●管控了新增土壤污染。深入推进土壤污染源头治理,开展涉镉等重金属行业企业排查整治,推进耕地污染溯源和成因排查,实施一批土壤污染源头管控工程。
    ●改善了农业农村环境。持续开展农村环境整治,2023年,全省累计整治行政村13215个,整治农村黑臭水体798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由2018年的17.9%提升至目前的41.7%,其中郑州、洛阳、济源等地达到了60%以上,广大农村实现了从过去的“脏、乱、差”到“美、净、靓”的华丽蝶变。
科学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刘志辉介绍,下一步,我省在打好净土保卫战和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中,有以下重点举措——
    ●实施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推进土壤污染末端治理向源头防控转变,到2027年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隐患排查整改合格率达到90%以上,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
    ●科学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推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淮阳经验”,加快构建“县级政府主导、专业机构建设运维、生态环境部门环境监管”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推进机制,2025年底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5%以上。
    ●积极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采取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水系连通、生态修复等措施,健全长效管护机制;扎实抓好动态排查、系统治理、挂账销号、长效管理四个环节,力争2025年底全省基本消除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汴路136号院
邮编:450004 电话:0371-86178060 传真: 0371-86178007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