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系列报刊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4-05-10
2024-05-10 第12版:以案说法 大 |  中 |  小 

未成年人签约当主播

法院:签约合同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追认后才有效

作者: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839
基本案情
    2023年7月,田某(16周岁)与永城某传媒公司签订《经纪合作协议》合同,合同期限三年。合同约定,田某在某传媒公司直播间从事直播工作,合同期限内,田某禁止在任何第三方平台进行类似直播活动。此外,合同还约定,若田某未经批准擅自离职或在第三方平台直播,某传媒公司可随时解除合同,并要求田某承担8万元违约金及诉讼费、律师费等相关维权费用。当年11月,田某离开某传媒公司,并在第三方平台直播。随后,某传媒公司向永城市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解除案涉合同,并让田某承担合同约定的违约金8万元及其他费用。
    永城市法院一审认定《经纪合作协议》有效,并判决田某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宣判后,田某不服,上诉至商丘市中级法院。
判决结果
    商丘市中级法院审理后认为,本案中,案涉《经纪合作协议》未经上诉人田某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追认,不发生法律效力,应确认《经纪合作协议》无效。最终,法院依法判决驳回了永城某传媒公司的诉讼请求。
法官说法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五条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本案中,田某签订《经纪合作协议》时为不满18周岁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而《经纪合作协议》中的权利义务复杂,合作期限较长,永城某传媒公司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具有优势地位,田某作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该合同与其智力、年龄不相适应,故田某所实施的签约行为应当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追认。案涉《经纪合作协议》未经上诉人田某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追认,不发生法律效力。
    网络直播行业以其低成本、高报酬的行业特点吸引了大量人群加入,也包括一些未成年人,他们社会阅历少,心智尚不成熟。法院在审理未成年人与传媒公司的纠纷时,应着重审查签订合同的效力,从未成年人的年龄、生活经历、合同约定权利义务内容复杂程度及标的数额等方面,综合判断合同与其智力、年龄是否相适应,进而依法全面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祁飞宋健朱文欣)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汴路136号院
邮编:450004 电话:0371-86178060 传真: 0371-86178007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