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系列报刊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3-10-30
2023-10-30 第03版:法眼观澜 大 |  中 |  小 
掠回周一

以法治保障人人都可坚守梦想

作者:□峻峰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1211
    涉诈团伙口号竟然是“梦想从这里起航”,听起来十分可笑,却也能引发人们的思考:违法犯罪分子的“梦想”是什么?我们该怎样防范和阻止他们的“梦想”实现,用法治保障的坚定力量,让最广大人民群众能够神清气爽地逐梦、圆梦?
    据媒体报道,近日,湖北省十堰市警方打掉一潜藏在商圈的电信诈骗“引流”团伙,抓获16名涉案嫌疑人。该团伙窝点墙上的口号竟然为“梦想从这里起航”“我不会可以学”。目前,该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看到这则新闻,人们大都会对那些企图通过违法犯罪手段获取非法利益追逐“梦想”的行为感到既可气又可笑。然而,就具体参与违法犯罪活动的一般人员来说,他们是被那些首要分子裹挟,是被那些团伙头头们编制的虚假“梦想”蒙蔽。
    每一个人都该拥有自己的梦想。人生有了梦想,才有目标,才能为了这个梦想和目标去努力、去追求。收获大把的钞票、过上富裕的生活,是很多人的梦想。然而,有了这样的梦想,却希望通过快捷的方式实现,往往现实会与自己的梦想背道而驰。如果企图通过不劳而获的方式实现自己的“梦想”,那只能是通过诈骗和偷盗等犯罪的方式。
    有的人为了实现自己挣大钱、拿高工资的梦想,落入了犯罪分子精心设计的圈套,被胁迫加入了诈骗犯罪团伙组织,难以自拔。电影《孤注一掷》和许多现实的案例都揭示了这一类骗局的本来面目。
    不怕骗子胆子大,就怕骗子“有文化”。一些违法犯罪团伙的首要分子,就是利用普通群众想要较快致富的心理,为他们编织一个建立在非法基础上的虚无缥缈的美梦,并用这种“梦想”给善良的“打工人”洗脑。
    因此,我们必须提醒每一个社会成员,在拥有合理合法合情的梦想的同时,必须擦亮眼睛、清醒头脑,防止被不切实际的梦想,被不合理、不合情、不合法的“梦想”诱导,最终成为被坏人利用的工具,成为危害社会的不良因素。如此一来,自己的所作所为,必然会让亲属寒心、遭社会唾弃、受法律惩处。
    法律明确严厉打击各种诈骗违法犯罪活动。必须依法严惩严办违法犯罪团伙的组织者,绝不能让犯罪分子得逞。如果他们的“梦想”成真,那么对应的肯定是普通群众的噩梦来临,多少人会落入他们的诈骗圈套,遭受财产损失,受到精神伤害,导致家破人亡。
    擒贼先擒王。全国公安机关今年以来深入开展“云剑”“断卡”“断流”“拔钉”等专项行动,截至今年9月底,缉捕电信网络诈骗集团重大头目和骨干387名,打击了诈骗分子的嚣张气焰。
    随着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进一步推进,法治社会、法治国家的建设进一步完善,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进一步彰显,国家会以更好的法治治理方式,让每一类违法犯罪都受到更严厉的打击,让每一个人的梦想都来得真实而且可靠。
    纯真而不欠闻达,善良而不失坚强;把生命高举在尘俗之上,又溶化于社会之中。这应当是我们很多人的梦想追求。国家、社会和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有信心怀揣梦想、有责任坚守梦想、有胆识追逐梦想,并且时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靠国家法治的力量,尽最大可能达成梦想,实现人生价值。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汴路136号院
邮编:450004 电话:0371-86178060 传真: 0371-86178007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